师岩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关牧村演唱风格演唱中国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参花(上)》《音乐创作》《中国教育学刊》《大舞台》更多>>
所获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民族歌曲艺术化,艺术歌曲民族化”的理性教学探寻——评《关牧村演唱歌曲精选》被引量:1
《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5期135-135,共1页师岩 
艺术歌曲的概念来源于欧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从这个初始的概念来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可以列入艺术歌曲的范畴了。随着艺术歌曲的概念进入中国,大量的创作作品出现,包括对古代...
关键词:艺术歌曲 艺术创作 音乐创作 音乐体裁 民族歌曲 创作作品 诗歌总集 整体风格 
关牧村演唱风格中民族性的传承与促进被引量:1
《参花(上)》2020年第4期80-82,共3页师岩 
本文主要分析关牧村的演唱风格,以及关牧村的演唱方式给中国民族歌曲的传承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关牧村 演唱风格 民族性 传承 
天津地域文化对关牧村演唱风格形成的影响
《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3期149-149,共1页师岩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关牧村演唱风格形成的研究”(项目编号:B18050)研究成果。
课题调研情况关牧村,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天津音乐家协会主席、天津歌舞剧院独唱演员,以独特的音色、极高的音乐修养使她多年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关牧村演唱风格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她得天独厚的天赋条件,另一方面也受到天津这座城...
关键词:音乐家协会 歌舞剧院 音乐修养 演唱风格 关牧村 天赋条件 地域文化 文化滋养 
诗外之功的“无意识”、“有意识”与“升华”——李光曦与众不同的艺术道路被引量:1
《音乐创作》2017年第7期193-194,共2页师岩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编号:A14044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追求,也是从事艺术创作最难把握的状态。因为它没有具体标准和形式,更没有可以模仿的范本。它蕴含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之中,构成"此在"又"彼在"的审美过程。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对"...
关键词:李光羲 诗外之功 无意识接受 有意识探取 戏剧性升华 
当晚霞满天,闻杜鹃花香——读《音乐创作散记》
《大舞台》2015年第11期152-153,共2页师岩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李光曦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研究。项目编号:A14044
黄友棣撰写的《音乐创作散记》,是他一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实录,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历史的清晰、文学的感性、书画的色彩和音乐的律动,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书籍。本论文主要从黄友棣"音乐生活化,生活音乐化"的乐教工作、植根于...
关键词:黄友棣 音乐创作 乐教 
李光羲的演唱艺术探析
《音乐创作》2015年第9期133-134,共2页师岩 
李光羲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涌现出的最优秀的著名歌唱家之一,令人惊讶的是他虽然在声乐表演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他竟然是一个中国声乐界没有严格师承关系、没有接受过音乐学院声乐教育家们严格训练的"草莽英雄"。他的演唱风格深得中...
关键词:李光羲 演唱之路 歌剧演唱艺术 声乐作品演唱 艺术特征 
情志兼修德智并育——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旨归
《大舞台》2015年第12期190-191,共2页师岩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李光曦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研究;项目编号:A14044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美育、智育、德育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学生在音乐学习和熏陶中可以达到情志兼修,智与德也可获得双向涵育。因此,高等教育注重应以音乐为媒介,培养出具有良好修养、健全人格、发达智力、丰富想象及全方位综合能力的"全...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 美育 德育 教育功能特质 
真情的呼唤 精彩的演绎——歌曲《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创作与演唱探析被引量:1
《音乐创作》2015年第4期131-132,共2页师岩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编号:A14044
谈起艺术歌曲《周总理,你在哪里?》,总是不能不涉及到三个人,一个是词作者柯岩,一个是曲作者施光南,一个是首唱者李光羲,这三个人也可以说是这首歌曲产生的年代中,在文化艺术领域较有代表性的三位,他们共同成就了一代名曲,影响了整整一...
关键词:诗歌 施光南 旋律创作 李光羲 演唱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特征探微被引量:2
《音乐创作》2013年第1期122-123,共2页师岩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52WT1102)
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方法在早期与欧关艺术歌曲的演唱方式甚为相似,通常情况下都是运用“西洋唱法”来演绎歌曲。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前,我国艺术歌曲进入融合西欧与本土唱法的发展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样板戏”一致的声音...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 发展阶段 创作风格 核心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