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衡

作品数:20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淋巴细胞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消化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免疫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散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
《肿瘤防治杂志》2004年第11期1133-1136,共4页李涛 袁建平 吴凯宇 胡宝瑜 蒋树娟 杨佳 张希衡 郭晓奎 
上海市教委基金 ( 98B9)
目的 :探讨BRCA1基因突变在散发性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在乳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应用PCR SSCP和直接测序法检测 3 0例散发性乳腺癌和 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BR CA1基因外显子 2、11和 2 0的突变情况。结果 :15例...
关键词:乳腺肿瘤遗传学 基因 BRCA1 突变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聚合酶链反应 
受体介导TNFα基因转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32-34,共3页陶箭 张国弛 丁健青 张希衡 李彪如 童善庆 
上海市高教局科学技术发展基金!95B07
目的检测受体介导基因转移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靶向性和表达效率。方法人转铁蛋白同多聚赖氨酸共价交联,盐键合成交联蛋白和外源基因质粒的超分子复合物,对表达转铁蛋白受体的肿瘤细胞株进行β-半乳糖苷酶和人肿瘤环死因子α基因...
关键词:转铁蛋白 实验研究 基因转移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在检测TIL细胞毒效应中的应用
《上海医学》1997年第12期705-708,共4页钟晓松 张希衡 童善庆 朱佑明 胡宝瑜 丁建青 陆德源 
细胞毒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主要通过细胞凋亡机制。用传统的MTT法探讨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杀伤活性最佳条件,同时采用凋亡荧光染色法(AFS)检测TIL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AFS法比MTT法更能准确地反映TIL对靶细胞的杀伤,杀伤率与...
关键词: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AFS MTT 胃肿瘤 
Ⅲ度烫伤大鼠创面渗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97年第S1期56-58,共3页吴建和 童善庆 胡宝瑜 张希衡 青春 朱德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290700-6
本文探讨了大鼠Ⅲ度烫伤后局部渗液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63只SD大鼠分两组。S组:单在皮下包理海绵;SB组;理海绵后再造成Ⅲ度烫伤,于伤后6h、1d、2d、3d、5d、7d与10d各时相检测海绵渗液中IL-1、IL-6和TNF。结果三种细胞因子在S...
关键词:Ⅲ度烫伤 渗液 IL-1 IL-6 TNF 
HSS、EGF对CCl_4肝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中华消化杂志》1997年第6期364-364,共1页朱上林 李勤裕 王天翔 万亮 张希衡 甘人宝 
关键词:肝细胞再生 刺激因子 生长因子 四氯化碳中毒 
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检测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并与MTT法的比较被引量:11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7年第2期125-129,共5页童善庆 张希衡 朱佑明 胡宝瑜 丁建青 陆德源 钟晓松 
本文根据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的机制,采用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AFS)分别检测了卵巢癌细胞株(3AO)、部分肺癌患者分离的癌细胞药物敏感性,并和传统的ATT法进行比较.用不同浓度的顺铂诱导3AO凋亡、两种方法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P...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细胞凋亡 荧光染色法 MTT法 肿瘤 
大鼠烫伤后创面渗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6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年第1期25-29,共5页吴建和 童善庆 朱莉 胡宝瑜 张希衡 陆德源 密磊 王文奎 冯世杰 仇刚 许伟石 史济湘 
以大鼠为模型,探讨浅Ⅱ度烫伤后不同时期局部渗液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120只大鼠分两组。Sb 组:皮下包埋海绵后再造成10%浅Ⅱ度烫伤;S 组:单埋海绵对照。于伤后6,24小时,3,7,10和14天检测海绵渗液中 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
关键词:烫伤 渗出液 肿瘤坏死因子 IL-1 IL-6 
肿瘤坏死因子对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年第7期431-432,共2页陆静 胡烈薇 华祖德 朱佑明 张希衡 童善庆 
肿瘤坏死因子对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陆静胡烈薇华祖德朱佑明张希衡童善庆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由激活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系统所产生的一种多功能蛋白分子,在机体内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TNF最明显的活性特征是对肿瘤细胞...
关键词:肿瘤细胞株 肿瘤坏死因子 杀伤作用 抗肿瘤作用 
TNF基因转导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方法学研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185-189,共5页李彪如 徐铿 钱关祥 张希衡 童善庆 陈诗书 
在总结Rosenberg建立的TNF-NeoR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转染肿瘤浸润细胞(TIL)的基础上,选用美国国家卫生院重组DNA咨询委员会(RAC)批准的逆转录病毒(Mo-MuLV)的衍生物作载体,对肿瘤坏死因子转导T...
关键词: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转导 肿瘤坏死因子 方法学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培养中掺杂肿瘤细胞的清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144-146,共3页朱佑明 张希衡 李彪如 胡宝瑜 吴建和 童善庆 
根据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培养过程中掺杂肿瘤细胞具有粘附、贴壁的特性,将掺杂的肿瘤细胞通过移孔法清除,使TIL对数生长期至少可提前4d。由于大量掺杂肿瘤细胞在移孔中被清除,解除了肿瘤细胞对TIL的抑制,使增殖倍数...
关键词: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细胞分离 掺杂肿瘤细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