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永翔

作品数:20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普米族宗教道教和谐社会视域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民族》《青海社会科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财经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族别识异民族的认同心理机制:来自普米人的证据被引量:1
《教育文化论坛》2022年第4期71-80,共10页尹可丽 张积家 熊永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普米人族别识异与民族认同建构研究”(14BMZ047);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多民族聚居地青少年同伴圈子的文化社会化与教育引导研究”(19YJAZH103)。
“族别识异”是指同一民族在族称上被界定为两个甚至多个民族。在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使“西番”成为“普米”“藏族”“纳西族”三个不同民族。通过考察云南宁蒗、四川木里的多个普米族群村落,观察普米族人的微信群,从普米族人的民...
关键词:族别识异 民族认同 民族内隐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老影视深度互融的思考被引量:2
《电影新作》2021年第1期116-122,共7页冯晓华 熊永翔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南亚东南媒介传播史》(批准号:ZDZB201913)子项目的研究论文之一。
在中南半岛上,老挝是唯一的内陆小国。随着2019年4月《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①的签署,中老两国未来的各方面交流,尤其是两国未来在文化交流的领域将极具潜力。在现代,广播影视媒体的互融交流,是文化产生浸润影响力最为自然和...
关键词:互融 默契 融入与竞争 平台思维 
“本研一体化”与基层党建舆情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为例被引量:2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09-110,共2页沈霄 王雪 熊永翔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依据"四群教育"(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思想,在全国高校率先推出了"本研管理一体化"举措——本科与研究生学业指导与思想教育管理一体化,并以此为载体创新高校基层党...
关键词:本研一体化 基层党建 舆情 
道教对普米族韩规教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道教》2011年第4期23-27,共5页熊永翔 牛凌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普米族宗教研究";项目编号为09XZJ014
道教在东汉正式创立以后,随着中原汉族的流徙和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播而流入西南地区诸少数民族中。本文以普米族韩规教作为观察单元,分析了普米族宗教坛场科仪、普米族宗教神灵信仰、普米族岁时民俗中的道教因子,阐明之所以形成具有多元...
关键词:普米族 道教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原文化 少数民族 西南地区 神灵信仰 岁时民俗 
宗教视域下西夏人与普米族的族属关系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2期186-193,共8页熊永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普米族宗教研究"(项目编号:09XZJ014)的阶段性成果
普米族与西夏人的自然崇拜、鬼灵崇拜和巫术占卜等原始宗教系统非常相似。本文根据调查材料,从宗教人类学的角度对两族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认为西夏人与普米族在不同时代所呈现的宗教信仰的相似性,反映了同为古羌民族共同的源流、亲缘及...
关键词:西夏 党项 普米族 宗教关联 
普米族宗教与民间文学关系摭谈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1年第3期50-52,共3页熊永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中国普米族宗教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XZJ014
宗教与文学之间,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民间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着本质性的关联。作为中国西南特有少数民族的普米族,其口传文学包括神话传说、童话故事、古代歌谣大多存在于所信仰的韩规教和释比教中。普米族宗教和民间文学不仅各自...
关键词:普米族 宗教 民间文学 
普米族宗教祭司的法器与服饰艺术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3期115-121,共7页熊永翔 殷海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普米族宗教研究"(项目编号:09XZJ014)
普米族宗教的法器是祭司韩规或释毕修法、法会中经常可见并使用的器具,而服饰则指韩规做法事时佩带的法衣法帽。本文以普米族祭司的法器与服饰作为观察单元,介绍并分析了普米族祭祀坛场的法器及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普米族 宗教 器物 服饰 艺术 
中西语境观照下的“Habitus”被引量:1
《世界民族》2011年第1期93-96,共4页王进 熊永翔 
Habitus是法国社会学家及人类学家布迪厄社会理论的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而作为基本概念,它又势必同其他主要概念交错在一起。Habitus不仅被用来表示同人的行动始终相伴随并指导着行动始终的那种精神状态,而且还被用来强调与社会结构共时...
关键词:观照 语境 中西 社会理论 人类学家 社会学家 精神状态 社会结构 
普米族宗教的文化自觉与和谐被引量:2
《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6期67-70,共4页王进 熊永翔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普米族宗教研究"(项目编号:09XZJ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史研究"(项目编号:01JAZJD730002)
文章以普米族宗教文化为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各美其美"是宗教和谐的前提条件,"美人之美"是宗教和谐的源泉动力,"美美与共"是宗教和谐的运作逻辑,"和而不同"是宗教和谐的终极目标。实际上,宗教文化自觉的历程就是宗教和谐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费孝通 宗教文化自觉 宗教和谐 普米族 
道教西王母信仰与昆仑山文化被引量:6
《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1-7,共7页张泽洪 熊永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01JAZJD730002)
中国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是古代神话叙事中令人向望的神仙境界。论文对西王母崇拜在中国社会的影响、道教神仙系谱中女神西王母形象的建构、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的内涵进行详细考察,认为西王母神话是昆仑山文化的要素之一,...
关键词:西王母 道教 神仙信仰 昆仑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