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作品数:1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商务日语考试读解国际日语能力测试解题策略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モダリテイ副词‘マサカ’に关する一考察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4年第1期190-195,共6页王健 
关键词:モダリテイ副词 否定推量 想定外 共起 
国际日语能力测试NI读解篇解题策略
《日语知识》2012年第12期28-28,共1页王健 
改革后的国际日语能力测试N1的读解部分被提到了听力考试的前面,与语言知识(文字词汇部分和语法部分)连在一起,答题时间为110分钟。此外,题目类型也有所增加,分别为四篇短篇内容理解题(每篇一个问题),三篇中篇内容理解题(每篇三个...
关键词:日语能力测试 解题策略 读解 国际 听力考试 词汇部分 语言知识 答题时间 
国际日语能力测试NI新题型解题策略——听解篇之即时应答题
《日语知识》2012年第9期36-37,共2页王健 王娟 
改革后的国际日语能力测试N1的听解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比原来增加了15分钟,题型方面打破了旧模式下只有看图听解和非看图听解两种类型的固定形式,细化为五大部分,即课题理解、要点理解、概要理解、即时应答和综合理解。主要考查考生...
关键词:日语能力测试 解题策略 国际 应答 题型 听解能力 考试 分数线 
国际日语能力测试N1新题型解题策略——语法篇之排列组合题
《日语知识》2012年第7期29-31,共3页王健 
历经二十余载的国际日语能力测试顺应时代要求,改版革新,自2010年7月起诸多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增添了多项新题型,众多考生因一时抓不着头绪而忐忑不安。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夯实基础,加之恰当有效的解题技巧,...
关键词:日语能力测试 排列组合题 解题策略 题型 国际 语法 解题技巧 大调 
标准商务日语考试——词汇运用能力测试被引量:1
《日语知识》2012年第6期32-34,42,共4页王健 李芳 
"词汇运用能力测试"没有"音声信息",它主要是"完成文章"的问题。比如,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或表达方式的"填空题",或者是用适当的接续词或表达方式把前后句连接起来的"完成问题"等等。本测试是检测(1)词汇知识、(2)惯用...
关键词:能力测试 词汇运用 日语考试 商务 标准 词汇知识 语言学知识 惯用表达 
标准商务日语考试——听读解能力测试(3)
《日语知识》2012年第5期26-29,共4页王健 李芳 
“听读解能力测试(3)”是一边听对话等的“音声信息”,一边看图示、地图之类的“图片信息”,然后从图片中选择答案的一种测试方式。
关键词:能力测试 日语考试 读解 商务 标准 图片信息 测试方式 对话 
标准商务日语考试——听读解能力测试(2)
《日语知识》2012年第4期32-35,共4页王健 李芳 
"听读解能力测试(2)"是根据所听到的会话内容或独白来选择"文字信息"的一种测试。这种题也需要应试者发挥自身综合能力。首先要理解会话或独白的内容,其次要理解所有"文字信息"的意思,最后选出问题的答案。这三个步骤所需的能...
关键词:能力测试 日语考试 读解 商务 标准 文字信息 综合能力 行为能力 
标准商务日语考试——听读解能力测试(1)
《日语知识》2012年第3期33-35,共3页李芳 王健 
"听读解能力测试(1)"是对题中所给出的音声信息和文字及图表信息做出综合判断之后,进行解答的测试。因为在日常商务活动中,人们也是在获取音声和视觉信息之中采取行动的,
关键词:能力测试 商务活动 日语考试 读解 标准 图表信息 综合判断 视觉信息 
标准商务日语考试——话语能力测试(2)
《日语知识》2012年第2期32-35,共4页李芳 王健 
"话语能力测试(2)"是先听四段对话,然后选择最恰当的"交谈"作为正确答案的一种测试。具体形式是:第一说话者所说的话是相同的,第二说话者的答话是不同的,在四种答话中选择最恰当的选项。如果能够选出正确答案,则可以据此推断出...
关键词:能力测试 日语考试 话语 商务 标准 说话者 应试者 答话 
标准商务日语考试——听解能力测试
《日语知识》2012年第1期30-34,37,共6页李芳 王健 
"听解能力测试"测定实际听解能力。听解能力由以下三要素构成:1)准确听懂音声的能力;2)准确理解所传达句子的语法的能力;3)准确理解所传达的信息的能力。此题旨在综合测定这些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扩展,便构成了"听解能力",所以...
关键词:能力测试 日语考试 商务 标准 听解能力 应试者 要素构成 音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