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顺

作品数:16被引量:21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冬小麦温室气体夏玉米日变化华北平原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气象》《农技服务》《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WOFOST模型在德州市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2
《湖北农业科学》2022年第5期160-164,共5页王萌萌 杨学斌 王吉顺 来剑斌 
山东省气象局重点课题(2016sdqxz07);德州市气象局重点课题(2018dzqxzd05)。
WOFOST模型是世界粮食研究中心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同开发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为评价其在德州市的适用性,采用2015—2016年的冬小麦生长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本地化,采用1981—2017年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以及冬小麦产量数据验证模型在产...
关键词:WOFOST模型 参数校准 模型验证 冬小麦 德州市 
基于WOFOST模型的德州市冬小麦干旱减产风险评估被引量:1
《农技服务》2020年第12期21-24,共4页王萌萌 杨学斌 王吉顺 尚建设 来剑斌 
山东省气象局重点课题“德州粮食(小麦)安全智慧气象服务技术研究”(2016sdqxz07);德州市气象局课题“德州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以冬小麦为例)”(2018dzqxzd05)。
为德州市冬小麦生产决策、防范干旱影响提供参考,基于WOFOST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利用德州市11个站点1981-2018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2015—2016年冬小麦生长观测资料及土壤特性资料,建立德州市冬小麦干旱减产风险评估模型,分析水分胁迫...
关键词:WOFOST作物模型 冬小麦 减产风险 德州市 
2005~2014年CERN野外台站气象观测场土壤含水量数据集被引量:6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17年第1期35-44,J0042-J0054,共10页唐新斋 袁国富 朱治林 张心昱 孙晓敏 常学向 戴冠华 杜娟 傅伟 官有军 郭永平 何其华 何永涛 黄苛 姜峻 蒋正德 李猛 李伟 李小丽 李晓欣 李新虎 李玉成 李玉强 鲁志云 苏宏新 孙聃 唐建维 汪树超 王吉顺 王书伟 徐文婷 杨风亭 尹春梅 张法伟 张加双 张倩媚 张志山 章熙锋 赵岩 
中国科学院科学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SW-STS-168);中国科学院科学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SW-STS-167)
土壤水分是影响陆地-大气边界层能量和物质传输的重要因子。土壤水分含量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指标。截至2014年,CERN全国范围内包括农田、森林、草地、荒漠与湿地等生态类型的34个陆地生...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气象观测场 土壤含水量 台站 CERN 
气候变化对鲁西北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12
《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第2期211-219,共9页陈鹏飞 于延春 杨飞 熊伟 欧阳竹 王吉顺 王卷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项目(201003002);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试验室开放基金(2011004);广东省中科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2010B090300065,2012B091100256);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人才培养基金(O8R8B670KA)
气候变化会导致气候资源发生改变,从而引发粮食安全问题。耦合区域气候模式和作物生长模型,可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导致的作物产量变动,探讨适宜的田间管理应对措施。研究以冬小麦作为研究对象,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鲁西北平原作为研究区...
关键词:气候变化 冬小麦 产量 适应措施 
小麦和玉米叶片光合-蒸腾日变化耦合机理被引量:33
《生态学报》2011年第24期7526-7532,共7页赵风华 王秋凤 王建林 王吉顺 欧阳竹 于贵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833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207,30871485);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2010KF10)
植物叶片光合-蒸腾耦合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基础。已有研究将叶片光合-蒸腾耦合笼统归因于气孔的共同控制作用,缺乏对其耦合机理的全面分析。选择华北地区大田作物冬小麦(C3)和夏玉米(C4)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小麦开花期和玉米拔节...
关键词: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碳循环 水循环 气孔 
基于氮素营养指数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反演被引量:13
《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9期75-80,共6页陈鹏飞 王吉顺 潘鹏 徐于月 姚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项目(201003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276);广东省中科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2009B091300138);国家863项目(2010AA10Z201)
基于遥感实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早估测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预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该研究引入能更好反映作物氮素营养状况的农学参数-氮素营养指数,作为衔接遥感信息与产终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桥梁。在田间试验的...
关键词:遥感 籽粒蛋白质 氮素营养指数 高光谱指数 冬小麦 
Water Consumption of Seven Forage Cultivars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被引量:1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1年第1期74-82,共9页潘国艳 欧阳竹 罗群英 于强 王吉顺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ant No. KSCX2 -YW-N-46-01)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onsumption of seven forage cultivars, ryegrass (Secale cereale L.), triticale (×Triticosecale Wittmack), 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 (So...
关键词:forage cultivars EVAPOTRANSPIRATION crop coefficient water use efficiency climatic patterns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土壤N2O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5
《中国农业气象》2008年第1期1-5,15,共6页孙艳丽 陆佩玲 李俊 于强 孙善彬 王吉顺 欧阳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590381-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501);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创新三期领域前沿课题(066U0607SZ)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土壤N2O通量进行周年观测,研究轮作田土壤N2O源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土壤温度、水分、有效氮含量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2O通量季节变化明显且变化主要是由施肥...
关键词:土壤N2O通量 华北平原 Q10值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 
叶位对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冠层微气象因子日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29期9143-9148,共6页李鹏 欧阳竹 王吉顺 武兰芳 董玉红 潘国艳 
国家"973"项目子课题(2005CB121106)
[目的]揭示自然条件下冬小麦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规律。[方法]以潍麦8号(W8)和济南20(J20)为试材,在自然条件下,对5个种植密度(90、180、270、360、450株/m2)冬小麦冠层中的PARi、Ta、RH、Ca等微气象因子的日变化进行了测...
关键词:叶位 光合生理特性 微气象因子 日变化 种植密度 冬小麦 
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农田节水效应的可行性被引量:8
《生态学报》2006年第8期2523-2531,共9页于舜章 陈雨海 李全起 周勋波 房全孝 王吉顺 刘恩民 罗毅 
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开放试验站基金资助项目(yc2002006);聊城市国家计委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科研资助项目(20021106)~~
2001-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研究了冬小麦一夏玉米两熟农Kt节水效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地区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玉米生育时期,月蒸散量呈“M”型变化,双峰一般出现在冬小麦与夏玉米的抽穗开花时期,而且两年的蒸散积累...
关键词:冬小麦 夏玉米 土壤水分 耗水规律 节水农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