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作品数:11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操控性古建筑古物文物遗址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化遗产》《古建园林技术》《中国名城》《现代城市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践研究
《安徽建筑》2024年第12期106-108,共3页余淑君 李延克 王巍 
南阳理工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古建筑测绘”(2021-14);南阳理工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历史建筑阅读”(2022-29)。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被新时代赋予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使命。文章通过制定地方传统建筑测绘时序表、锻造课程群、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设置合理课程体系,引入对分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改革;提出明确专业...
关键词:“古建筑测绘” 对分课堂 课程思政 课程改革 
《威尼斯宪章》译注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5期67-73,共7页吴葱 杨家强 王巍 王依 
《威尼斯宪章》发布至今已60周年,对20世纪后半叶及以后的各国遗产保护理念和政策法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是被广泛接受的遗产保护国际准则。该宪章最早用法文起草,其后译为英文,两者在个别条款上表述略有差异,现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关键词:威尼斯宪章 古迹 遗址 保存 修复 
国内外历史地段相关概念内涵辨析与思考
《中国名城》2024年第10期56-62,共7页卢钖钖 戴俭 戎卿文 鞠德东 王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方法与技术体系”(编号:2022YFC3803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特征参数化的街区绿化对北方典型砖构遗产群温湿环境的影响机理和优化研究”(编号:52308045);住建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历史文化街区功能更新模式与方法研究”(编号:2021-R-02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文旅融合视角下文化遗产要素旅游价值测度与活态传承创新机制研究”(编号:2025-ZDJH-427)。
历史地段是20世纪末期国内学者从外文中引入国内后经多轮调整而形成的历史遗产保护概念,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概念内涵、内容分类、判定标准、实施流程不明晰等现象。基于历史地段的文本逻辑分析了与文化遗产和建筑遗产的内涵关系,对比...
关键词:历史地段 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遗产 内涵 
基于概念辨析的我国历史地段的内涵及分类探析
《现代城市研究》2024年第7期37-43,53,共8页戴俭 卢钖钖 戎卿文 鞠德东 王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历史文化街区功能更新模式与方法研究”(2021-R-02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损毁图谱的历史文化街区遗产群脆弱性评估模型研究”(2021M690266)。
文章首先梳理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宪章、公约、宣言等国际文件和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6个历史遗产保护代表性国家以及我国历史地段相关概念的产生过程,其次从适用范围、内涵范畴、概念类型、内容分类4个方...
关键词:历史地段 历史文化街区 遗产保护 概念辨析 
民初地方法规《河南保存古物暂行规程》之研究
《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118-125,共8页王巍 周悦煌 
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的保护思想研究--以中西理念的交会为着力点”(2021-ZZJH-2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中华语境‘建筑—人—环境’融贯机制的当代营建体系重构研究”(52038007)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1913年河南省发布的《河南保存古物暂行规程》是目前已知第一部民国时期地方政府文物保护法规。此法令的出台背景和当时文物被破坏、流失、国家法律缺失等有关,可能也和主政地方官员对待文化的态度有关。《河南保存古物暂行规程》展现...
关键词:河南保存古物暂行规程 文物观念 古物 古代建筑物 所有权 近代化转向 
从自在到自觉——清末民国时期古建筑的文物身份觉醒和归属刍议被引量:1
《建筑遗产》2022年第4期51-56,共6页王巍 杨家强 周悦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38007);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1-ZZJH-252)。
通过对清末民国法规文件、官方活动和代表性民间叙事里的保护对象:古迹、古物和文物的含义、所指范围是否囊括建筑及其转变原因的考察,厘清这一时期建筑的文物身份觉醒和归属的基本面貌。觉醒的关键节点应该是营造学社的成立,而归属,则...
关键词:清末 民国 古物 文物 古建筑 身份觉醒 
“原状”的困惑——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原则的再思考被引量:3
《建筑遗产》2022年第3期38-44,共7页王依 吴葱 王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334)。
“不改变文物原状”是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原则,其中“原状”一词,也成为中国遗产保护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词汇。该原则的理论源头是梁思成先生对西方文物古迹保护中两种对待古迹的基本方式,即保存“conser...
关键词:保护原则 原状 真实性 原真性 四原 
乾隆五十年明十三陵修葺始末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年第7期48-66,140,共20页周悦煌 王其亨 王巍 张凤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文献整理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4ZDB025)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发展错综复杂,历朝历代对待前朝陵寝的决策性举措同时增加了其演变进程的多样性,清乾隆五十年对明十三陵的修葺即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20世纪80年代初天津大学首次发现乾隆皇帝希望嘉庆皇帝参照明长陵建造清...
关键词:明陵形制 明陵修葺 呈十三陵汇总地盘图 
中国古建筑研究的经典范式:《易县清西陵》被引量:2
《建筑师》2021年第6期31-39,共9页周悦煌 王其亨 王巍 张凤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华语境‘建筑-人-环境’融贯机制的当代营建体系重构研究”(基金号:52038007)。
发表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三期的《易县清西陵》,既是立足于中国明清陵寝制度的整体研究,又是最早、最全面的清陵个案研究。本文通过搜罗相关材料,回溯刘敦桢写著《易县清西陵》的学术时代背景,以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理路为脉...
关键词:《易县清西陵》 中国营造学社 明清陵寝 方法论 
清末民国文物法规与调查名录的再解读——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切入
《古建园林技术》2021年第6期78-83,共6页王巍 周悦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038007);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1-ZZJH-252);南阳理工学院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
参照当代的文化景观理论,对清末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文物法规与地方政府提交的调查名录进行再解读。从文物法规来看,单纯的自然物以及人工和自然物共同构成的物质面貌均受到保护,这种保护在法规中经历了模糊存在到逐渐兴盛再到式微的过...
关键词:清末民国 文化景观 文物法规:调查名录:名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