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作品数:40被引量:10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二茂铁铁甲语法化词汇化语气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海外华文教育》《长江学术》《语文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理论自觉——兼评《中国语言学史理论研究》
《汉字文化》2025年第5期192-194,共3页王建军 张贺媛 
(苏州大学文学院)王建军教授任“教育部银龄计划特聘教授(石河子大学)”工作期间的研究成果。
第一部分“‘中国语言学史’小史”,第二部分“《中国语言学史理论研究》简评”。
关键词:学术史 语言学史 书评 
交互主观与虚拟互动:话语标记“谁懂”的演变路径及动因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江蓉蓉 王建军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基于语料库统计的中国原创绘本语言研究”(2022AH052487)。
“谁懂”及其变体“谁懂啊”为新兴话语标记,其语用功能分为两类:确立话题的话语组织功能和寻求认同、激发共鸣、明示引导的人际互动功能。共时、历时语料显示,从实际互动语境到独白语境再到网络虚拟互动语境,“谁懂”先发展出表诱使移...
关键词:虚拟互动 交互主观 话语标记 谁懂(啊) 词汇化和语法化 
语气词“去来”的生成历程与语用嬗变
《中国训诂学报》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王建军 刘通 
“去”和“来”原本是两个独立的语气词,因功能相类,二者逐渐凝固成为一个独特的二元组合。语气词“去来”的生成大致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接合、黏合和融合。这三个阶段恰代表了其语法化和词汇化的三个步骤。“去来”自产生以来,...
关键词:语气词 去来 语法化 词汇化 语用嬗变 
奋辑笃行 守正创新——柳士镇先生《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修订本)读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79-183,共5页王建军 黄钾议 
柳士镇先生《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的修订本体现出学术上整体再造的特征,在扩充内容、引入新见、凸显文化、增加用例等方面都极为可观,这与柳士镇先生思维镇密、学品高洁的特质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柳士镇 《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修订本) 
汉语存在句的主题性征及主题化进程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70-81,共12页王建军 曾文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语句类演变研究”(18BYY161)。
存在句是从语义和语用角度归并出来的一种句类,整个表述结构具有充分而显著的主题性征,全句属于典型的主题句,其主题性征既表现在结构方面,也表现在功能方面。从古至今,存在句的主题性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进程。这一进程与时空词语的...
关键词:存在句 主题性征 主题化进程 
《生经》与《搜神记》平比句比较研究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84-88,125,共6页刘双双 王建军 
《生经》与《搜神记》口语化程度较高,成书年代相近,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来源。文章通过统计和分析两本书中的平比句,从整体句式、比较标记、比较项等角度归纳了中古时期平比句的句式特点,总结了两部书中平比句的异同点。在整体句...
关键词:《生经》 《搜神记》 中古 平比句 
成语文化与运河文化断想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4,共4页王建军 
成语文化和运河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一脉两支,互相关联,自然融通,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彼此观照。在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备受重视的当下,成语研究者应该注重运河文化成语的挖掘与整理、开发与利用,既给成语文化研究导入新元素,又给运河...
关键词:成语文化 运河文化 运河文化成语 
疫情防控态势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线上实习思考
《海外华文教育》2020年第4期3-10,共8页周国鹃 王建军 
线上实习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解决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实习难的问题,也为培养线上汉语教学人才提供一定的思路。通过对疫情防控期间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6级本科生线上实习案例的分析,讨论汉国教本科生线上实习的可...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生 线上实习 
《中性》叙事研究
《晋阳学刊》2019年第1期137-138,141,共3页吴旻 王建军 
《中性》是美国知名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获得2003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品。小说将古典神话、历史事实与科学的遗传学说相结合,在内容和主题上打破了强弱文化、优劣种族、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同时,采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叙述...
关键词:《中性》 “双性人” 圆形叙事 
汉语重叠现象的演进趋势、生成历程及发展动因被引量:12
《语文研究》2018年第4期7-13,共7页王建军 周梦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语句类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8BYY161)的资助
汉语的重叠现象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来的,大致呈现出重叠范围的扩展、重叠机制的转化、重叠形式的繁富、重叠功能的泛化、重叠语境的变换等演进趋势。从历时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了语法化和主观化的双过...
关键词:汉语重叠 演进趋势 生成历程 语法机制 发展动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