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海

作品数:26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狂人日记》比较文学狂人形象高校《过客》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小说评论》《鲁迅研究月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怀疑·对话·命名:解读李洱的关键词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170-178,共9页王雨海 
通读了李洱的作品和文章之后,深感自己的智力不足,同时也有许多智力的提升,仿佛我不是在阅读文学作品,也不是在研究一个作家,而是在同一个智者在进行智力游戏。李洱的作品如同人生的万花筒,摇来晃去,我在寻找出口和意义中迷失了...
关键词:关键词 李洱 文学作品 解读 对话 怀疑 智力游戏 万花筒 
《野草》的总纲--论鲁迅的《题辞》
《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3期29-34,共6页王雨海 
鲁迅《野草》的创作时间起始于1924年9月15日,止于1926年4月10日。创作地点在北京。在结集出版之前,已经零星地发表在各个杂志上。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关键词:《野草》 鲁迅 总纲 1927年 创作时间 创作地点 北新书局 北京 
鲁迅精神与基督教思想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1-7,共7页王雨海 
鲁迅以多种方式了解和接受基督教的思想。他在同基督教思想中的诚信、博爱、救世及忏悔等元素的碰撞交流中,逐步形成诚心、爱己、救人和自觉的鲁迅精神体系。相较而言,鲁迅精神更接地气,与人生的联系更为紧密,也更能够为现代人所理解和...
关键词:基督教思想 鲁迅精神   
论高校话剧社团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引量: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31-134,共4页王雨海 孙桢桢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话剧社团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20121047[021])
高校话剧社团自诞生以来,一直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校话剧社团发展迅猛,出现了不少影响全国的高校话剧社团。这些社团的实践证明,大学生通过对话剧的创作、表演、观摩...
关键词:高校话剧社团 大学生 综合素质 
启蒙的艰巨性与言说的多向度——《狂人日记》的叙事策略研究被引量:3
《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第2期33-43,共11页王雨海 
河南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文学生成关系研究"(2010-ZD-023)阶段性成果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叙述结构、叙述语言、叙述手段、叙述体裁、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述风格、叙述长度和叙述话语的不对等性等多个叙事艺术上进行了探索,在多个叙事艺术的运用中隐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倾向,显示了鲁迅高超的小说...
关键词:《狂人日记》 叙事策略 向度 言说 叙述结构 叙事艺术 叙述语言 叙述视角 
别样的鲁迅——日本人心目中的鲁迅印象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12-115,共4页王雨海 
从留学到回国工作,鲁迅的一生同众多的日本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从他们对鲁迅的回忆中看到了一个情感丰富而正直的中国人形象。他永远是笑着的,有着浓浓的赤子心,对朋友特别是对青年,他总是无私的奉献。日本人的鲁迅印象与当前中学...
关键词:鲁迅 日本人 鲁迅印象 
论比较文学学科对其它文学学科的整合作用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89-92,共4页王雨海 
比较文学学科以其自身的开放性、平等性、对话性、跨越性、融通性正在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其它文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促使其它文学学科不断打破自身的学科范围和研究局限,走向文学学科的大融合,最终促进各文学学科在人性和文化基础上的互...
关键词:比较文学 文学学科 世界文学 整合 
从“少不读鲁迅”说开去——论鲁迅与青年及其他被引量: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11-116,共6页王雨海 
"少不读鲁迅"和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对鲁迅作品的缩减,存在着对鲁迅与青年关系的有意疏离。鲁迅的一生同青年息息相关,他带着一颗青年的心进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所有爱恶都放在青年的身上,永远站在青年一边。鲁迅希望建立一个有...
关键词:鲁迅 青年 青年社会 
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好的故事》为例看鲁迅的生态观被引量:4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14-118,共5页王雨海 
河南省教育厅项目(2010-20-023)
鲁迅的生命哲学同生态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好的故事》可以说是一篇对美的期盼,也是一篇对生命及生命关系的赞歌。"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是鲁迅的生命渴求,也是鲁迅的生态理想,更是鲁迅衡量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标准。鲁迅正是按照这...
关键词:鲁迅 《好的故事》 生态观 
多声部组合——论狂人形象的多源性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10期35-39,共5页王雨海 
关键词:狂人形象 多源性 多声部 《狂人日记》 白话小说 创作思想 文本叙述 模特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