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瑞红

作品数:15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玉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责任感马克思主义信仰哲学思维大学生社会思潮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理论》《文教资料》《广西社会科学》《世纪桥》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历史超越性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37-41,共5页石瑞红 
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编号:SK13ZD040);课题负责人:李继兵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历史超越性并非超越社会存在、超越历史、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而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和谐价值观的扬弃,体现了价值观历史继承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实现了由"和谐社会理想"到"和谐社会实践"的历史性跨越,它为...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价值观 历史超越性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被引量:3
《学理论》2015年第2期249-251,共3页石瑞红 
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SK13ZD040);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当代社会思潮与信仰教育研究"(DSBD13YB033)
当前,一些社会思潮在相当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的信仰选择。社会思潮的多元性、多变性、隐蔽性,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混乱,增加了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复杂性;社会思潮的阶级性、目的性,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了冲击和抵消的作用,使一些...
关键词:社会思潮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消极影响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点探析
《世纪桥》2015年第1期68-71,共4页石瑞红 
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当代社会思潮与信仰教育研究"(编号:DSBD13YB033)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正确把握信仰环境的多元性与开放性、信仰客体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信仰主体的先进性与广泛性、信仰路径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等特点,与时俱进...
关键词: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教育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干扰与对策分析被引量:2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31-136,共6页石瑞红 
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编号:SK13ZD040);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当代社会思潮与信仰教育研究"(编号:DSBD13YB033)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形成、确立乃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时期。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在相当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了冲击和抵消作用。因此,必须着力剖析影响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
关键词: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教育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原理教学探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16-122,共7页石瑞红 
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原理’课教学改革"(桂教高教【2011】24号);课题负责人:石瑞红
讲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这一原理,必须解决——什么是价值,怎样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价,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怎样做到价值与真理的辩证统一等问题。力求做到有的放矢、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水乳交融、富有启迪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
关键词:价值 价值评价 价值观 价值尺度 真理尺度 
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下的案例教学被引量:2
《文教资料》2013年第4期165-167,171,共4页石瑞红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关系,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成败的重要问题。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出发确定案例教学的适用性。二是确保案例教学环节的整体性.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 案例教学 
正确处理消极非理性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试周刊》2008年第39期231-233,共3页石瑞红 
正确处理消极非理性现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化解矛盾,防止消极非理性现象的发生;提高理性力量,拒绝不合理欲望;培育健康情感,纠正情感"错位";树立科学信仰,走出信仰危机,从而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促进...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非理性 理性 健康 科学 
社会责任感形成过程探析被引量:6
《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6期140-142,共3页黄映然 石瑞红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情与理的统一;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客观基础是个体与社会之间...
关键词:社会责任 责任感 形成过程 
论哲学反思思维的现实价值被引量:2
《理论月刊》2006年第8期44-46,共3页石瑞红 
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性,哲学反思思维具有事后之思、纯粹之思、本质性之思和批判性之思等特点。哲学反思思维是人类把握现实世界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是事业成功的伴侣,是人生征途的灯塔。人类不断在发展中反思...
关键词:哲学思维 反思 
论哲学思维的反思特性被引量:2
《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蓝蔚 石瑞红 
哲学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说,就是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思考。这种思考,即思维对存在的“反思”关系,构成了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而后思、纯思、本质...
关键词:哲学思维 反思 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