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援越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神经营养素-3神经营养素3成肌细胞基因转移逆转录病毒介导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生物技术通讯》《科学通报》《神经科学》《解剖科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科学通报》1998年第22期2363-2370,共8页顾明 王晓民 穆援越 范明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疾病,其病因不清。AD最显著的神经病理组织学特征是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现已发现,β-淀粉样蛋白在老年斑的形成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Tau蛋白的异常磷...
关键词:老年斑 神经原纤维缠结 神经病理 早老性痴呆 
神经营养素-3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解剖科学进展》1998年第3期201-204,共4页穆援越 范明 
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是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家族的成员,可促进多种中枢和外周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调节神经元突触活动,并对神经系统发育和成熟起重要作用。NT-3在损伤条件下对神经元具有保护...
关键词:神经营养素3 神经系统发育 突触 临床应用 
人神经营养素-3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被引量:1
《科学通报》1998年第15期1631-1634,共4页穆援越 刘红 张杰 刘淑红 吴燕 汪家政 范明 
将人NT 3基因插入 pPAK9中后与Bsu36Ⅰ酶切的Bac6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组DNA共转染sf2 1细胞 ,以空斑法分离重组病毒 .狭缝杂交、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和背根节无血清培养证明NT_3整合入Bac6DNA中 ,表达并分泌至胞外 .2 0 0mL培养上清经CMSephar...
关键词:神经营养素-3 昆虫杆状病毒 基因表达 
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成肌细胞中人神经营养素3的基因转移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7年第3期173-176,共4页刘红 郭庆 穆援越 甘思德 范明 
用lipofectin介导质粒pLXSN和人神经营养素3(hNT-3)的重组质粒pLhNT-3SN转染PA317细胞,获得了较高滴度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成肌细胞后用PCR和Northern杂交方法检测出neo基因与...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 人神经营养素3 基因转移 
KA致癫痫过程中大鼠海马神经营养素-3基因表达被引量:1
《科学通报》1997年第3期313-316,共4页宋青春 郭庆 刘红 穆援越 范明 郎森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590463);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红藻氨酸(Kainic acid KA)为神经兴奋毒剂,海马锥体细胞膜表面富含KA高亲和力结合位点,对KA神经兴奋性毒性损伤作用具有最低的反应阈值.KA诱发的边缘性惊厥和海马结构损伤与人类颞叶癫痫的惊厥行为及Ammon’s角硬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
关键词:癫痫 海马 原位杂交 神经营养素-3 红藻氨酸 
真核表达载体与逆转录病毒介导离体成肌细胞中人神经营养素-3基因转移效果比较
《生物技术通讯》1996年第2期91-92,共2页刘红 郭庆 穆援越 甘思德 范明 
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m 3,NT-3)可防止多种神经元的退化变性。是有临床前景的多肽药物。但由于它不能穿过血脑屏障,利用可高效表达NT-的工程细胞作脑移植是将来实现NT-3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途径经之一。为了解何种方法介导NT-...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 成肌细胞 基因转移 神经营养素-3 逆转录病毒介导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营养素3 基础医学研究 医学科学院 神经营养活性 
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系统疾病被引量:2
《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年第6期19-22,共4页穆援越 范明 
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系统疾病穆援越,范明(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由神经元、神经支配的靶组织或胶质细胞产生的能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元分化、生长和存活的活性蛋白,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因子 
人神经营养素-3全长基因克隆被引量:3
《神经科学》1995年第2期73-76,共4页穆援越 范明 甘思德 
本文从PCR技术入手,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人神经营养素-3(humanneurotrophin-3,hNT-3)全长基因,并对克隆至pUC18质粒中的hNT—3基因做了全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hNT—...
关键词:神经营养素-3 PCR 基因克隆 
一种简便、通用的PCR产物克隆系统
《生物技术通讯》1994年第4期187-188,共2页穆援越 范明 甘思德 
目前应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进而得到克隆化基因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尽管在引物两端引入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定向高效地克隆目的基因这一设计思路极富魅力,但在实践这个思路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其主...
关键词:限制性内切酶 目的基因 切割效率 识别位点 平端连接 PCR产物克隆 识别序列 DNA 粘性末端 阳性重组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