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可染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意义识解《海浪》《在路上》弗吉尼亚.伍尔夫堕落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信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嘉应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意义建构与识解中的语境研究——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探索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64-70,共7页蓝可染 
广东省教育厅2016年重点平台及科研项目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基于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经济新闻语篇意义识解机制探索"(2016WQNCX112)
当前语篇语境化意义研究大多未阐释意义识解过程中语境建构的心理表征和思维轨迹,因而使其理论方法和运作机制缺乏可证性及可描写性,更无法指导读者感性地把握语境的具体运作机制以及语义识解的操作理据与规律。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通过...
关键词:语境 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 意义识解过程 认知机制 
基于体验哲学的商务英语语篇意义识解研究
《嘉应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71-76,共6页蓝可染 
广东教育厅2016年重点平台及科研项目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2016WQNCX112);广东金融学院2017年"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项目(20170504193)
通过融合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框架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本研究从理论上探索商务英语语篇意义识解的新路径,指出关联性概念术语可触发整体语篇意义识解的宏观认知框架,使语篇的连贯性阐释得以实现;而对语篇微观层次的概念或命题意义整...
关键词:体验哲学 商务英语语篇 意义识解 宏观认知框架 微观概念整合 
用记忆、情感和思想构建生命体——谈伍尔夫诗小说《海浪》的写作模式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第12期35-36,共2页蓝可染 
《海浪》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所有作品中争议最大的作品,这种争议源于作品独特的形式。伍尔夫在《海浪》中用超然物外的记忆叙述生命中重要的情感瞬间,通过人物的"说",重复着不同阶段的情感和思想,阐释从情感和思想中提炼的感悟。这种写...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海浪》 情感 写作模式 
“垮掉”:自甘堕落还是自我救赎?——《在路上》探索主题研究及启示
《科技信息》2010年第36期I0120-I0120,共1页蓝可染 
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最全面地表现了垮掉一代的生活方式、最深刻地探索了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在垮掉派运动刚兴起之时预见了他们身上的弱点和危险,即精神上的探索可能被感官上的放纵和享乐所取代并最终被葬送。《在路上》可...
关键词:杰克·凯鲁亚克 《在路上》 探索 启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