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平

作品数:33被引量:26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田螺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考古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化学》《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第四纪研究》《大众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桐油糯米复合灰浆强度试验及微观机理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5年第3期496-503,545,共9页唐晓武 向青青 费敏亮 李柯毅 孙国平 俞悦 
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资助项目(2023006).
为了土遗址的夯土修复,采用正交设计制作不同质量分数比(水∶桐油∶糯米浆∶石灰)的复合灰浆试样.经1a遗址现场养护,以抗剪强度的2个力学指标(黏聚力、内摩擦角)评价桐油、糯米浆、石灰对粉土的加固效果,以获得最优质量分数比.结果表明...
关键词:复合灰浆 抗剪强度 正交试验 改良机理 微观机制分析 
原始发声器的演奏法、用途与属性认定——以浙江出土哨管类乐器为例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4-22,共9页朱国伟 孙国平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冷门绝学”项目“音乐考古视域下越国音乐文化探析”(项目编号:23LMJX10YB)阶段性成果。
考古出土的远古时期可发声器物的乐器属性、功能用途等问题常能引起分歧。浙江新石器时代的音乐文物种类虽少,但数量可观,见诸报道的有骨哨、牙哨、陶埙与疑为吹奏器的玉管等,特别是近来又见到一些新出土的骨哨,包括余姚井头山遗址距今8...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出土发声器 骨哨 骨笛 属性与用途 
井头山遗址土壤性质分析与分散方法预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4期13-18,共6页刘东坡 王飞 马丹 郑幼明 孙国平 
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2019001)资助。
井头山遗址属于海相沉积环境下的史前遗址,出土的遗物中包括一百余件饱水木器以及十余件由芦苇、芒草等为原料制作的编织物。编织物被遗址土壤包裹,并与遗址土壤之间存在粘结现象,这为编织物的提取带来困难。对遗址土壤的矿物组成、有...
关键词:井头山遗址 编织物 分散方法 
渔业滋养史前沿海社群:井头山海洋动物遗存研究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5期1602-1618,共17页吴恩东 孙国平 张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T2192950)资助。
本文聚焦中国浙江井头山贝丘遗址(8300~7800cal a BP)丰富的海洋软体动物和鱼类遗存,综合性探究了中国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史前先民的渔业经济、社群发展、古环境及其互动关系,并尝试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沿海聚落的兴衰变化与相关原因...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海洋生物遗存 渔业经济 古环境 社群发展 
宁绍平原东部新石器遗址地层碱土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对海水入侵事件的指示被引量: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6期169-180,共12页潘昱 孙国平 雷少 吴莹莹 王张华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杭州湾沿岸文化遗存与全新世古地貌复原耦合及其三维可视化系统应用”(2022C03141)。
宁绍平原东部地区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但目前发现的遗址地层中普遍存在着不同时期文化堆积中断现象。选择井头山遗址和鱼山遗址两个剖面进行AMS14C测年、有机地球化学和碱土金属元素分析,探讨稀醋酸提取的碱土金属元素含量...
关键词:海岸带低地 Sr BA 水文环境 河流输入 极端风暴事件 
非花粉类遗存(Non-Pollen Palynomorphs)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以浙江井头山遗址为例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23年第5期1396-1403,共8页张予南 吴小红 孙国平 
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42101147)资助。
非花粉类遗存(Non-Pollen Palynomorphs)包括在花粉分析过程中可以同时观察到的真菌、藻类、无脊椎生物等来源的微体化石,可以反映环境和人类活动。相比于国际上四十余年的研究历史,我国的零星研究案例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和长江下游地区...
关键词:非花粉类遗存 真菌孢子 井头山遗址 人类活动 
浙江余姚市施岙遗址古稻田遗存发掘简报被引量:3
《考古》2023年第5期3-21,F0002,共20页王永磊 宋姝 张依欣 梅术文 陆雪姣 郑云飞 孙国平 林城(拍摄) 郑豆豆(绘制) 王钰(绘制) 梁江涛(绘制) 何仁儒(绘制) 袁云江(绘制) 
施岙遗址古稻田遗存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侧山谷中,地处四明山余脉翠屏山与余姚江河谷平原交界地带(图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01′39″、东经121°22′31″,地表海拔1.4~4.2米,东南距田螺山遗址约400...
关键词:浙江余姚市 施岙遗址 古稻田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雨季降水对浙江井头山深埋土遗址地下水位的影响被引量:2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2年第3期598-606,612,共10页唐晓武 费敏亮 俞悦 梁家馨 孙国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9218).
以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贝丘遗址——井头山遗址为例,对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处于发掘阶段的考古基坑地下水位进行持续监测,通过有限差分法预测基坑地下水位,分别探讨基于2018年和2020年的近5~30年降水数据预测地下水...
关键词:土遗址 雨季降水 水文地质模型 地下水位 
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引量:24
《考古》2021年第7期3-26,F0002,共25页孙国平 梅术文 陆雪姣 王永磊 郑云飞 黄渭金 李永加(摄影) 
余姚市人民政府;余姚市文化广电体育新闻出版和旅游局;三七市镇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9~2020年对井头山遗址的发掘,遗迹有灰坑、食物储藏坑、器物加工场所及食物处理场所等,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角器、贝器、木器、编织物,动物遗存、植物遗存和石块。遗址的年代为距今8300~7800年,是中国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
关键词:浙江省余姚市 井头山遗址 贝丘遗址 新石器时代 
长江三角洲良渚文化衰亡的多指标环境证据被引量:6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7期1107-1122,共16页贺可洋 吕厚远 孙国平 姬翔 王永磊 闫凯凯 左昕昕 张健平 刘斌 王宁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30322,4190218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编号:XDB260000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0M670444)资助。
良渚文化(5300~4300cal a BP)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巅峰,其社会发展水平已进入古国文明时期.然而,对于良渚文化衰亡的原因,目前仍然存有较大争议.部分学者将其归因于社会矛盾或外族入侵,但也有观点认为是寒冷、洪水或台风...
关键词:良渚文化衰亡 长江三角洲 黄色粉砂土 微体化石 地球化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