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明

作品数:39被引量:13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宋代北宋生态文化疫灾生物资源保护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管子学刊》《史学月刊》《生态文化》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代廉政措施的特点与实效
《人民论坛》2023年第12期110-112,共3页张全明 
推行廉政,是治国兴邦的必要举措,也是我国数千年文明史中的一个优良传统。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廉政理论与实践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仅为反贪倡廉制定了严密的措施,而且在肃贪兴廉的长期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反映了当时治贪崇廉的时...
关键词:宋代 廉政 反腐肃贪 防贪治贪 
古代防治匿税的举措、成效及其启示
《人民论坛》2022年第8期126-128,共3页张全明 
中国税收历史古老而漫长。伴随国家税课之始,古人所述“匿税”即偷逃税行为便如影随形。针对形形色色的匿税行为,历代王朝严防严治之策陆续出现,并且多有实实在在之效,从而为维护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与进步奠定了良好的税收基础,也为后...
关键词:税收 赋税 匿税 治税 
宋代硬核环保措施及其核心价值被引量:1
《人民论坛》2022年第2期126-128,共3页张全明 
宋代士大夫不仅关心社会现实,而且同样关心生态环境。宋人的环保理念大为强化,其环保措施已初具体系,其中包括环保官署的设置以及生物资源、水源与耕地的保护等多个方面。宋代以人为中心的各项环保措施,体现了其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
关键词:宋代 环保措施 “天人合一” 
论北宋的审计制度及其廉政职能被引量:1
《宋史研究论丛》2019年第2期3-19,共17页张全明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审计制度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阶段。按照审计机构设置及其管理制度的差异,北宋审计制度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北宋前期,即自宋初至元丰改制,其间围绕强化皇权进行了许多检查、控制、...
关键词:北宋 审计 制度化 廉政 监督职能 
武汉岳飞文化遗迹及其变迁简论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9,共9页张全明 
今武汉所属之武昌、汉阳城区,是当时岳家军驻扎的大本营和北伐基地,也是当时岳飞指挥抗金的帅府所在地。岳飞屯驻鄂州的七年,是他一生中抗金战功最卓著、成就最辉煌、英名最震撼的七年。因此,这里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岳飞及其率领的岳家军...
关键词:岳飞 宋代 鄂州 岳家军 文化遗迹 
南宋森林覆盖率及其变迁原因研究被引量:1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6年第3期98-115,6,共19页张全明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多林的国家,经考证分析在4000年前的远古时代,森林覆盖率高达57%左右。其中,东南部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90%,部分地区甚至高达90%以上;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则在26%以下。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仅森林资源...
关键词:森林覆盖率 南宋 原因 变迁 生态系统平衡 东南部地区 中国历史 远古时代 
论宋代士大夫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启示被引量:1
《历史文献研究》2013年第1期194-203,共10页张全明 
生态伦理观,是指一种有关人与自然相处中、能够处理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文化观"。在宋代士大夫中,已有对生态伦理观的许多探索或设想。在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中,"天人合一"的宇宙哲学观、"中庸"的处世道德观等,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
关键词:宋代 士大夫 生态文化 生态伦理 
论朱熹对科举态度的三次转变及其改革主张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1年第4期79-86,10,共9页张全明 
明清时期,由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一书被官方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与标准答案,因此,朱熹在当时科举中的地位不断被神化,以致近百年来,人们形成一种传统的观念模式:似乎朱熹是热衷于科举的罪魁祸首,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是束缚人...
关键词:朱熹思想 科举考试 改革主张 《四书章句集注》 态度 知识分子群体 儒家经典 标准答案 
朱熹对科举态度的转变及其改革主张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25-30,共6页张全明 
明清时期,由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被官方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与标准答案,因此,朱熹在当时科举中的地位不断被神化,以致近百年来,人们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念模式:似乎朱熹是热衷于科举的罪魁祸首,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是束缚...
关键词:朱熹 科举制 态度转变 改革科举 
简论北宋时期疫灾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被引量:3
《宋史研究论丛》2011年第1期103-118,共16页张全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0年来长江流域瘟疫灾害的时空变迁规律》(批准号:4047103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两宋时期的环境变迁与环保研究》(批准号:06JA770016)的系列成果之一
瘟疫是一种具有大范围流行性、快速传染性与严重危害性的急性传染病。在中国历史上,瘟疫发生后多会造成疫灾。北宋是疫灾频度约为54%的一个相对高发期,其疫灾频度较南宋高10%。当时,夏季是疫灾流行的最主要季节,约有37%的疫灾发生在这...
关键词:北宋 疫灾 普遍性 季节性 差异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