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明

作品数:22被引量:3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杭州大学材料结构研究所中心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离子溅射溅射表面形貌离子轰击AG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自然科学总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植物学报》《核技术》《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镜样品的激光镀膜技术被引量:1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2期54-57,共4页汪霖 吴剑钟 杜金潮 张慧明 
非导电的样品用扫描电镜进行观测时需要对样品进行镀膜处理以获得清晰的图像,本文介绍应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对非导电样品的表面进行镀膜处理的方法和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
关键词:脉冲激光沉积 石墨靶 镀膜 电镜 薄膜 
不同入射角Ar^+离子轰击Ag靶表面的形貌变化特征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2期58-61,共4页朱京平 张慧明 王震遐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Ar+以不同入射角轰击Ag表面时形成锥体形貌的方法.不同溅射表面所形成锥体丛的平均高度分别为:(a)入射角φ为20°时约1μm;(b)φ=40°时约15μm;(c)φ=60°时约7μm;(d)φ=7...
关键词:表面形貌 离子溅射 入射角 
27keVAr^+轰击Mg-Ni共晶合金表面引起的氢化效应增强被引量:1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8年第4期373-377,共5页王震遐 潘冀生 章骥平 许浔江 朱京平 张慧明 
研究发现27keVAr+轰击Mg-Ni合金表面引起的氢化效应增强与束流剂量有关,建议用催化相表面变化模型来讨论由离子轰击引起的氢化增强现象.
关键词:氢化 离子轰击 表面拓扑 储氢合金 氩离子 
12CrMo 主蒸汽管运行过程中显微组织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电力》1997年第10期26-29,共4页沈鸿声 朱京平 张慧明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蒸汽参数为510℃、9.8MPa的12CrMo钢主蒸汽管运行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获得的电子金相组织系列照片显示,12CrMo主蒸汽管运行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特性,按形态特征可以分为3个阶段...
关键词:12CrMo钢 蒸汽管道 显微组织 
白云母的剥片及粉碎技术被引量:2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4期420-425,共6页汪霖 王允菊 吕光烈 张慧明 
浙江省教委资助科研项目
本文在分析白云母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白云母的剥片及粉碎技术,并介绍了所研制的研磨机及样品试验对比结果.
关键词:白云母 解理 剥片 研磨机 
浙江杜鹃花属植物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被引量:29
《西北植物学报》1995年第6期36-42,共7页丁炳扬 吴欢笑 张慧明 方云亿 
本文对浙江产杜鹃花属13个种(录属5个亚属7个组)的种子形态进行了研究。比较观察了种子形状、大小、扁化率,翅和表面结构等形态学特征,井对该属种子形态的演化趋势、种于类型的划分及种子形态在分类学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
关键词:杜鹃花属 种子形态 分类学 
太平洋铁锰结核扫描电镜及其微区分析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3期315-322,共8页张慧明 黄德佩 鲍根德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技术,对产自太平洋中、北部12个站位,不同类型的铁锰结核进行了详细的显微结构及其微区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Mn/Fe结核的显微结结构和元素含量不同;在高Mn/Fe结核中发现有微体生物化石和铁锰细菌存在。作...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 铁锰结核 微区分析 
Cu-37at% Ag共晶合金的离子溅射研究
《核技术》1994年第8期455-462,共8页王震遐 潘冀生 章骥平 陶振兰 朱福英 赵烈 张慧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侧重研究了入射Ar+离子不同剂量轰击时表面微形貌和溅射原子角分布之间的关联,并建议用“元素按靶点表面微形貌特征局域富集模型”来解释溅射原子角分布形状以及择优溅射曲线的变化;发现其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关键词:角分布 溅射 表面形貌 合金 
AlxSn100—x合金系统的Ar^+溅射研究被引量:1
《核技术》1994年第7期396-402,共7页王震遐 章骥平 潘冀生 陶振兰 朱福英 张慧明 曾跃武 
用捕获膜和卢瑟福背散射技术给出了30keVAr+轰击AlxSn100-x合金系统(X=90,70,50,30,10)溅射Sn和Al原子的角分布及其择优溅射变化。提出一个考虑靶点表面形貌和元素局域富集对发射原子影响的模...
关键词:无素局域富集 溅射 合金 铝锡合金 
离子溅射诱发单相合金Cu—12at.%Au表面“元素局域富集”
《核技术》1994年第6期326-331,共6页王震遐 章骥平 潘冀生 陶振兰 朱福英 张慧明 赵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电子探针微分析(SEM/EPMA)技术测定了溅射诱发的靶点表面成份变化,观察了表面形貌结构凸起和凹陷处的成分差别.实验结果表明.单相合金Cu-12at.%Au在30keVAr+离子溅射过程中产生了...
关键词:溅射 单相合金 元素局域富集 富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