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云

作品数:23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浪漫主义西方浪漫主义形而上学演进逻辑浪漫反讽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湖南社会科学》《现代哲学》《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与共和主义——对施莱格尔形而上学思想的一种诠释
《现代哲学》2014年第4期26-29,共4页张继云 
201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1DWW011)的阶段性成果
"诗"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核心概念,"共和主义"传达的是浪漫主义者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以下简称弗·施莱格尔)的政治理想,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于弗·施莱格尔以"诗"的方式表明其政治立场。从"诗"与共和主义的逻辑与历史的维度可以看到,弗...
关键词: 共和主义 形而上学 
对西方浪漫主义限度及其影响的哲学诠释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7期21-25,共5页张继云 陆杰荣 
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2013lslktziwx-11)
浪漫主义精神作为人类永恒的精神禀赋和特有的规定方式,一直存在于人的观念和历史的发展中。在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演进中,一方面,浪漫主义一定程度上为校正理性主义片面的倾向、强调人的情感体验、追求人的完整性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
关键词:西方浪漫主义 西方理性主义 自身限度 
文学与意识形态表达——对德国浪漫文学的另一种解读
《东吴学术》2014年第1期93-96,共4页张继云 
二〇一一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L11DWW011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始终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主题。虽然研究者的结论不同,但都不能否认两者之间的关联。作为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产生持久性影响的德国浪漫文学,不仅为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立论,同时也试图...
关键词:浪漫文学 意识形态 政治诉求 
“鳄鱼不会希望,人类才会希望”——"希望"在人的生命中的价值与意义
《东吴学术》2013年第2期67-73,99,共8页芭芭拉.施密茨 张继云 
当潘多拉打开盒子时,所有的“恶”,诸如疾病、死亡、失败和痛苦都逃离了出去,只有附在盖子上的“希望”留了下来。有关潘多拉的神话故事,自赫希俄德开始,就有多个不同的版本.由于其内容和解释截然不同,曾引起诸多争议。
关键词:“希望” 人的生命 鳄鱼 意义 价值 人类 神话故事 潘多拉 
道德与幸福——康德与阿多诺论“希望”
《东吴学术》2013年第2期74-85,共12页梯洛.威舍 张继云 曾哲 
过于依赖经验,往往会干扰道德行为及政治行为。如果允许无限的“期待”及“要求”,那么在实践中就会出现“要求”与现实之间天然的鸿沟。无论是要求民主、反抗非法政权、战胜贫困,还是竭力争取社会公平,其诸多努力恐怕常常会因为令...
关键词:道德行为 “希望” 阿多诺 康德 幸福 政治行为 社会公平 期待 
施莱格尔关于“浪漫诗”理论的历史解释原则
《现代哲学》2013年第2期9-12,共4页张继云 陆杰荣 
浪漫主义者施莱格尔关于"浪漫诗"的理论旨在强调精神自身的发展、变化,反对当时站在强势地位的理性主义哲学关于把历史纳入逻辑的形式框架中的诠释,突出了历史的偶然性、多样性和变动性等特质,把历史视为变化着的生命体的运动。其理论...
关键词:浪漫诗 历史 生成 断片 
“精神”归于何处?——浪漫主义“精神还乡”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6期116-121,共6页张继云 陆杰荣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追问成为哲学的始源。帕斯卡尔曾以“我不知道谁把我放到这个世界,也不知道这世界是什么,更不知道我自己”的提问方式表达出人对自身生存价值与意义的思考。尼采指责苏...
关键词:浪漫主义 “精神” 当代启示 还乡 人生意义 科学知识 帕斯卡尔 提问方式 
“诗”与“存在”之思——施莱格尔与海德格尔之比较
《东吴学术》2012年第4期13-16,共4页张继云 
二○一一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1DWW011
在西方形而上学的特定视域中,“诗”作为与哲学逻辑思维截然相反的某种方式而获得了哲学的特有存在价值。可以说,古希腊的“诗”以固有的连续性方式,向哲学的早期类型以及逻辑的构成样态呈现出一个不可分割的人与神的世界,从而表达...
关键词:“诗” 海德格尔 “存在” 西方形而上学 逻辑思维 整体形象 自由状态 哲学 
施莱格尔的“新神话”解析被引量:3
《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17-20,共4页张继云 陆杰荣 
启蒙运动因过于强调理性的作用而对神话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在启蒙思想家看来,神话由于其非逻辑、非概念的思维方式不具备追求真理的能力,所以神话受到摈弃。其结果是不仅摧毁了人的完整意义的世界,而且也使理性的普适性价值受到质疑。...
关键词:“新神话” 理性 “诗” 综合 
施莱格尔的“无限性”理论探究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1年第8期77-82,共6页张继云 陆杰荣 
在概括18世纪欧洲启蒙时代的内在精神时,E·卡西尔是这样说的:“理性成了十八世纪的汇聚点和中心,它表达了该世纪所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一切,表达了该世纪所取得的一切成就。”[1]显然,18世纪启蒙运动将理性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当...
关键词:无限性 理性原则 18世纪 内在精神 启蒙时代 十八世纪 启蒙运动 自然神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