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婷婷

作品数:18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活美学晚明晚明文人意境以人为本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阴山学刊》《韶关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闲趣”被引量:3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21-26,共6页曾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ZW011)
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在晚明发展成熟。"趣"作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一个重要观念,与"闲"密不可分。晚明文人的"身闲"转向令"趣"更多与人的感性生命相连,形成融欲望、情感、道德于一体的个体趣味。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闲趣",既有偏重世俗享...
关键词:晚明 生活美学 闲趣 
“生”: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精神旨归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64-68,共5页曾婷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BZW011)
"生"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审美观念。在晚明,长期压抑的欲念被唤醒,同时,"生"观念也渐趋成熟。晚明"生"观念呈现出鲜明的文人化特征,突出表现在尊生、养生与审美的统一。晚明文人的"尊生"实践,大致可从"养形"与"养神"两方面加以把...
关键词:尊生 审美 养形 养神 
大学语文趣味化课堂探讨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4年第7期7-9,2,共3页曾婷婷 
大学语文是高校通识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有效的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然而,大学语文的现状却并不乐观,落入"学生不爱听,教师不爱上"的尴尬境地。据调查,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缺乏趣味、枯...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 趣味化 课堂 大学语文课程 当代大学生 通识教育 精神境界 人文素养 
“以癖为美”:晚明生活美学样态的畸变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44-148,共5页曾婷婷 
在晚明,以"癖"为美逐渐演变为文人阶层普遍追求的生活品貌及价值观。与以往相比,晚明文人癖好呈现出感官化、世俗化、生活化等特点,它是晚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合力所共同塑就的独特文化景观。晚明文人以"癖"为美,"癖"既...
关键词:“癖” 日常生活审美 美学内涵 畸变 
“欲”:晚明日常生活美学观念的本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7-13,共7页曾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洛特曼研究与中国当代文论新视角"(05BZW011)
晚明是个纵欲时代,又是古代生活美学的成熟期,探讨"欲"观念与晚明生活美学之间的关系显然极具意味。明中后期的理欲之辨,阳明心学为感性自由、人欲解放开出了一条道路;"人欲"、个体感性快乐在阳明后学尤其是泰州学派那里愈来愈受到肯定,...
关键词:晚明  身体 生活美学 
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中的“尚奇”趣味被引量:2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70-176,共7页曾婷婷 
"尚奇"审美趣味在晚明文人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其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合力的美学显现,更从晚明的一种生活样态升华为时代美学精神。具体表现为"厌常喜怪,喜新尚异"的时尚追求,"新之有方,异之有道,不失情理之正"...
关键词:晚明 生活美学 尚奇 品位 个性 
论晚明生活美学“癖”观念的成熟被引量: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78-83,共6页曾婷婷 
在晚明闲赏生活文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癖"作为时代独特的审美观念也日趋成熟。"癖"一方面代表着文人审美感官力的进化,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审美客体的形式化,审美经验与规律在晚明得到了较好的总结,"癖"观念的成熟是审美的进步。然而,"癖...
关键词: 感官力 形式化 畸变 
论晚明“闲赏”生活美学意境的营构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84-88,共5页曾婷婷 
晚明"闲赏"文化高度发达,文人们极为重视"闲赏"审美意境的营构,突出地表现在经由种种"长物"的存在,以及"物"与"我"的互动交感、"物"与"物"的相称相宜,开启出一种美学生活境界。其中他们要表达的,是一种刻意疏离、抗拒"世俗世界"的士人...
关键词:晚明 “闲赏” 生活美学 意境 
晚明“欲”观念的审美内涵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曾婷婷 
晚明时期,长期被束缚的自然感性欲望得到了极大的张扬,文人以感性欲望的满足为人生重要目标。晚明文人的欲望追求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精心经营之上,包涵着复杂而丰富的审美内涵。首先,对感性欲望的关注极大拓宽了审美视野,"欲"的满足和...
关键词:晚明  日常生活 审美内涵 
语法包容与中国古典诗词意境建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79-81,共3页曾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洛特曼研究与中国当代文论新视角"(05BZW011)成果
古代汉语语法的包容性特点与意境的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古典诗词中,语法的包容性体现在词性的多元、词序的"反常组合"以及语义的模糊与不确定性等方面。语法的这一特点突破了语言常规,拓宽了读者的想象空间,造成了古典诗词意境的多元...
关键词:包容性 词性多元 反常组合 语义模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