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肖

作品数:3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复社竟陵派明末谭元春南朝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见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新刻全像批评西游记》考论
《文学遗产》2023年第5期163-172,共10页曾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国藏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BZW017)阶段性成果。
内容提要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新刻全像批评西游记》,残存四卷二十回,尚未有学者撰文讨论。该本与巴黎本的版式相同,当是同一部书的不同部分。其插图与李评本的丙本相似,均源于世本,采用上下拼合的构图方式。伦敦本用单幅整页式,多阳刻法...
关键词:《新刻全像批评西游记》 世本 李丙本 插图 英国国家图书馆 
《玄中记》现存佚文考辨
《天中学刊》2021年第4期78-85,共8页曾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251)。
《玄中记》一书约亡佚于北宋初年,元代陶宗仪首先辑佚此书,明末清初复有抄本流传于世,清代以后先后出现黄奭、茆泮林、马国翰、叶德辉、鲁迅的辑本。近年来,学界利用大量新的文献文本和数据库检索等较先进的研究手段,进行《玄中记》的...
关键词:《玄中记》 辑佚 类书 《玄山记》 
现代语境中的“气韵”范畴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曾肖 
南朝谢赫标举的六法之首"气韵生动"是中国古代绘画、文学、美学领域中备受推崇的艺术准则和中心范畴。20世纪初期,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气韵范畴获得了新的阐释,进入了现代文艺美学的研究领域。通过将"气韵"与本雅明的...
关键词:气韵 灵韵 生命意味 现代价值 
一本特别的诗歌选本——大英图书馆藏《太白诗话》考述
《唐代文学研究》2018年第1期347-350,共4页曾肖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藏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17BZW017);广东省社科“十三五”规划项目“伦敦所见中国古代小说的书目提要编撰与研究”(GD16CZW02);《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助专项“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藏广州文献研究”(2016GZY01)的阶段性成果.
大英图书馆藏清刻本《太白诗话》,学界无人论及,查阅《中国古籍总目》及国家图书馆等国内几大馆目录,均未见收藏.笔者在英国访学期间发现此书.细读文本,觉此书虽有版刻粗糙、内容粗劣的缺点,其独特的文本价值却不容忽视.一、文本:小说...
关键词:大英图书馆 李太白 国家图书馆 诗歌选本 文本价值 细读文本 清刻本 
论复社对竟陵派的诗学批评与接受被引量:2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8-15,共8页曾肖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暨南跨越计划)"<事林广记>与宋金元明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5JNKY005)资助
明末竟陵派的崛起和《诗归》的风行,引发了各种批评议论。张溥领导的江南复社成员对待竟陵派的态度复杂而微妙:既有肯定、揄扬之举,亦有刻意的区别或有意的避开。陈子龙等人的几社、吴应箕等人的南社崇尚雅正,力图廓清竟陵诗风。闻启祥...
关键词:竟陵派 江淮 复社 几社 张溥 
英藏《太白诗话》的引诗情况与选诗特色被引量: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57-66,共10页曾肖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藏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17BZW017);广东省社科"十三五"规划项目<伦敦所见中国古代小说的书目提要编撰与研究>(GD16CZW02);"<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助专项"<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藏广州文献研究>(2016GZY01)
大英图书馆藏清代广州富桂堂刻本《太白诗话》,包含了小说与诗歌选本两种体例,前半部分的小说描绘了李白的传奇人生,在叙事中穿插29首诗来代替人物的说话,其中22首诗出于李白之口,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推动;这29首诗多采用...
关键词:《太白诗话》 以诗代话 李白诗选 雅俗合流 
“疏野”范畴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接受与阐释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1期131-146,共16页曾肖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暨南跨越计划”
春秋时期,在文与质的区别中萌发了“野”的美学思想;《二十四诗品》确立了“疏野”作为美学范畴的存在,但长期以来较少有人关注.五四时期,对俗文学的提倡丰富了“疏野”的含义.在现代化的语境中,中西学者进行了新的阐释.“疏野”范畴既...
关键词:疏野 五四 荒野 自然 民间 
最是红楼梦里人——谈张爱玲《红楼梦魇》
《北方文学(下)》2016年第12期156-158,共3页梁芳 曾肖 
曾肖副教授主持的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青年项目《海外华人学者的红学研究》(编号:13JDQNXM010)的阶段性成果
张爱玲对《红楼梦》有着独特的审美经历,“红楼梦魇”四字,道尽十年痴迷不寻常。张爱玲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狗尾续貂,附骨之疽”的苛刻评价,以及在严谨的版本和情节比照下,得出的“是创作非自传”结论,体现了现代作家高超的...
关键词:红楼梦魇 解读 创作观 
“诗以静好柔厚为教”——论竟陵派的审美追求与诗学宗尚
《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4期20-25,共6页曾肖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复社与文学研究>(编号:12F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暨南启明星计划)"<明清易代文学研究>(编号:12JNQM018)
竟陵派提出"静好柔厚"与"和平冲澹"的诗教说,追求诗歌含蕴的中和之美以及静穆幽深的意境,重视比兴手法的运用。其审美追求与诗学宗尚是在传统儒家诗教的基础上,汲取性灵文学思潮的精义,结合了道家美学与佛禅思想的独特产物。
关键词:竟陵派 温柔敦厚 比兴 诗教 
竟陵派以庄禅说诗的理论述评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67-70,85,共5页曾肖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复社与文学研究"(12F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暨南启明星计划)"明清易代文学研究"(12JNQM018)的阶段性成果
钟惺、谭元春选评《诗归》,显示出独特的诗学理论与批评方法,深受道家与佛禅思想的影响,并承继了严羽"以禅喻诗"的一些观点与方法。竟陵诗学的"冥悟",是指一种主体精神高度集中,处于一种如参禅悟道般的虚静状态;竟陵派的"入神",是指诗...
关键词:竟陵派 严羽 庄禅说诗 诗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