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凌

作品数:25被引量: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还原酶生物催化聚酮合成酶环己酮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与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学报》《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株高效解磷菌的筛选鉴定及溶磷性能被引量:15
《微生物学通报》2022年第9期3873-3889,共17页高威 左振宇 李凌凌 周圣玉 聂静雨 陈慧雯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D20191101)。
【背景】土壤中大部分磷元素是以难溶性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不能被农作物有效利用,而传统化学肥料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目的】解决土壤磷缺失现状,开发新型、安全、高效的微生物菌肥。【方法】取武汉科技大学图书馆后土壤为试验材料,...
关键词:解磷菌 解磷微生物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菌肥 
一株固氮菌的筛选、鉴定及混菌发酵制备复合型菌糠菌肥的研究被引量:7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34-42,共9页李凌凌 陆雅琳 汪汉正 周予西 左振宇 杨忠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6184);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资助项目(D20191101);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培育计划项目(2016XZ014);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201810488073,S201910488026).
为了利用固氮菌和溶磷微生物制备复合型菌糠菌肥,从辣椒根际处采集的土样中,根据Ashby无氮琼脂平板上的菌体长势,筛选出一株固氮菌YX。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菌株YX归属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
关键词:固氮菌 溶磷微生物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菌糠 混菌发酵 微生物肥料 
台湾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特性被引量:6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354-364,共11页李凌凌 杨进 孙妤婕 杨欣月 陈容彬 左振宇 杨忠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6184);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培育计划项目(2016XZ014),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18ZRA053);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488017)
为了获得能高效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的溶磷微生物,从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里的车前草根际土样中,根据溶磷圈的大小筛选出一株溶磷能力较强的细菌P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菌株P2归属于台湾假单胞菌(Pseudomonas...
关键词:溶磷菌 台湾假单胞菌 难溶性磷酸盐 溶磷能力 有效磷 分离和鉴定 
以甘油为碳源合成聚羟基丁酸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广州化工》2019年第1期62-66,84,共6页毛伟 李凌凌 李茜 贺志成 冯颀 周翔宇 左振宇 杨忠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6184);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710488017);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培育计划项目(2016XZ014);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16ZRA044)
为降低聚羟基丁酸的生物合成成本,从武汉科技大学沁湖边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以甘油为碳源生长的菌株PHB-XYH,根据苏丹黑染色结果,可以初步推断该菌可以在胞内积累聚羟基丁酸。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菌株PH...
关键词:聚羟基丁酸酯 甘油 碳源 蕈状芽胞杆菌 
以魔芋多糖为碳源的产聚羟基丁酸酯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研究被引量:2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291-300,共10页李凌凌 毛伟 张家铭 黄皓 左振宇 杨忠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6184);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培育计划项目(2016XZ014);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16ZRA044);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488017)
为充分利用发酵魔芋低聚糖所产生的菌体废弃物,降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羟基丁酸酯(PHB)的成本,从云南省种植魔芋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以魔芋多糖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LKH,该菌可以分泌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多糖生长,并在胞内积累PHB。...
关键词:聚羟基丁酸酯 魔芋多糖 碳源 Β-甘露聚糖酶 依利诺斯类芽孢杆菌 微生物发酵 
酮还原酶中立体选择性还原位点的突变及其产物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2017年第6期214-222,共9页李凌凌 吕早生 左振宇 杨忠华 刘曜宁 宋采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6184);湖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2009CDA006);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培育计划项目(2016XZ014);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16ZRA044)
为验证糖多孢红霉菌聚酮合成酶中酮还原酶(Ery KR)的LDD模式序列是否为控制2-甲基环己酮立体选择性还原的位点,构建了分别异源表达聚酮合成酶模块1的酮还原酶(Ery KR1)、模块2的酮还原酶(Ery KR2)、LDD残基替换为PQQ(LDD→PQQ)的EryKR1...
关键词:聚酮合成酶 酮还原酶 2-甲基环己酮 突变 立体选择性 
重组葡萄糖脱氢酶的表达及辅酶再生应用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155-160,共6页李凌凌 刘曜宁 吕早生 杨忠华 左振宇 宋采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6184);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培育计划项目(2016XZ014);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16ZRA044)
为解决异源表达酮还原酶域EryKR1的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pET28a-eryKR1)催化环己酮还原时消耗的氢供体NADPH再生的问题,构建了克隆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dh的重组菌E.coli BL21(pET28a-gdh),其中的gdh基因经Nucle...
关键词:葡萄糖脱氢酶 重组菌 异源表达 辅酶再生 生物催化 环己酮 枯草芽孢杆菌 
脂环酸芽孢杆菌A1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中低品位磷矿的溶磷研究被引量:6
《生物技术通报》2016年第11期224-234,共11页李凌凌 吕早生 杨忠华 左振宇 李尧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6184);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48801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CFB802);湖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2009CDA006);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项目(2016xz014)
微生物溶磷技术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但难选的中低品位磷矿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旨在筛选出针对中低品位磷矿的高效溶磷菌,从湖北宜昌磷矿的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出一株兼性嗜酸异养菌A1。经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 DNA序列分析,...
关键词:铜矿脂环酸芽孢杆菌 分离 鉴定 中低品位磷矿 生物浸出 
异源表达酮还原酶的重组菌单羰基还原1,2-环己二酮被引量:1
《广州化工》2016年第18期62-65,104,共5页李尧益 李凌凌 吕早生 左振宇 
湖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编号:2009CDA006);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410488011)
利用表达糖多孢红霉菌聚酮合成酶模块1的酮还原酶的重组大肠杆菌细胞Escherichia coli BL21(p ET-ery KR1)2对1,2-环己二酮进行了催化还原反应,该还原反应为单羰基还原而非双羰基还原,生成的产物为2-羟基环己酮。对重组细胞催化1,2-环...
关键词:酮还原酶 聚酮合成酶 生物催化 1 2-环己二酮 2-羟基环己酮 
《高等微生物学》“以学为中心”的几点尝试被引量:1
《广州化工》2016年第16期206-208,共3页李凌凌 吕早生 杨忠华 左振宇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214);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X058);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Z044)
《高等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面向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中,尝试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
关键词:高等微生物学 以学为中心 教学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