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欣

作品数:8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王子》《喜福会》艺术价值精神生态生态视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长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戏剧文学》《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美国的中国观在话剧《喜福会》中的历史嬗变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5年第6期108-111,共4页李向欣 孙学棋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63
话剧《喜福会》改编自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剧情讲述了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们之间的矛盾纠葛。在异质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中"自我"与"他者"视角的置换最终为母女两代人...
关键词:异质文化 华裔 自我 他者 历史嬗变 
兼收并蓄——《超能陆战队》的美国文化因素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5年第2期59-61,共3页李向欣 孙学棋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西方文学精神生态主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B63)阶段性成果
电影《超能陆战队》和众多好莱坞电影一样,整合了各种文化因素,体现了美国式的文化包容。该电影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态度和对英雄主义的推崇,再现了美国固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对精神信仰的渴望。
关键词:《超能陆战队》 美国 文化 
孤独的心灵歌者——爱伦·坡和艾米莉·狄金森创作主题探析
《山花(下半月)》2014年第12期127-128,共2页李向欣 孙学棋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63
爱伦·坡和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风格极为独特的两位作家,他们一生寥落,却在身后声名远播。他们沉醉于美,然而在他们的作品中美却总与孤独和死亡相伴相随。坎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两人敏感而又细腻的心绪,他们打破传统...
关键词:狄金森 艾米莉 孤独 创作主题 歌者 心灵 死亡主题 19世纪 
论女性主义对《简·爱》的解读被引量:2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4年第3期150-154,共5页孙学棋 李向欣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西方文学精神生态主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B63)阶段性成果
《简·爱》自从出版至今一直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使得对这部作品的解读别开生面.女性主义批评认为,《简·爱》浓缩了女性的声音从湮没无闻到大胆发声的过程,但是采取了“双声话语”的隐秘策略.除了简·爱的大...
关键词:《简·爱》 女性主义 女性叙事 
精神生态视域下解读《小王子》的艺术价值被引量:5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228-229,共2页李向欣 孙学棋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2013B63)
法国飞行员兼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以其凝练、透彻的意象,质朴又深邃的叙事为读者提供了直面现实和反省自我精神世界的途径。以小王子的眼光,透视出成人世界的空虚、盲目和愚妄。在物质日益繁荣的同时并没有带来精神的欢...
关键词:精神生态 生命价值 重构 回归 
书写从未被书写的女性,言说无法言说的痛苦——莫里森的《宠儿》与叶广芩的《雾》比较谈
《山花(下半月)》2013年第2期147-148,共2页孙学棋 李向欣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女权主义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伯奈特先生与布朗夫人》这篇文章中曾提出现代主义应当让女性“书写女性,因为女性从未被书写过”。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和中国当代作家叶广芩,分别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各...
关键词:叶广芩 莫里森 女性 书写 言说 《宠儿》 痛苦 《雾》 
解读《喜福会》中的神秘文化元素
《长城》2012年第8期131-132,共2页李向欣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1989年出版《喜福会》后大获成功,这也为她在当代美国主流文学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在家史题材的观照下,谭恩美力求通过描写东西方文化对立中的人物,反映移民一代在白人主流文化中的夹缝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寻找身份...
关键词:《喜福会》 神秘文化 谭恩美 文化元素 
解读音乐剧《小王子》的悲剧审美价值被引量:2
《戏剧文学》2012年第3期79-82,共4页李向欣 孙学棋 
法国音乐舞台剧《小王子》改编自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同名童话。贯穿于始终的诗意、忧伤和孤独让无数观众看后都唏嘘感动。《小王子》在凝练透彻的意象中洞察生命的本质,为人们提供了直面现实和反省自我精神世界的途径,同时揭示出人类...
关键词:现代悲剧 审美价值 生存困境 回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