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玲

作品数:13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文化蕴涵古代汉语词族合音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三明学院学报》《汉字文化》《中国语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兼词说之缘起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29-133,共5页李春玲 王静 
兼词,是在古代汉语以及与古代汉语相关的教学与研究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个术语,为大家所熟知,却又存在着颇多的争议,本文对兼词说的形成历程加以溯源梳理,将其分为五个阶段:语义简释期、语音探究期、语法分析期、"兼"性确立期和兼词说成形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 兼词说 缘起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128-133,共6页李春玲 王静 
关于兼词的定位,学界众说纷纭,包括兼词本身的属性定位、词性界定和具体属词的属性定位、词性界定等等,每个角度,都存在意见分歧。本文拟对古代汉语兼词的定位研究状况作一简单述评。
关键词:古代汉语 兼词 定位 研究述略 
古代汉语合音词研究历史述略与理论辨析被引量:3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43-147,2,共5页李春玲 
合音词是一种独特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对它的研究已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本文对此作一简要回顾与梳理。
关键词:古代汉语 合音词 研究 回顾 
《说文解字》畜类字的文化镜像被引量:1
《三明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24-28,共5页郑君龙 李春玲 
《说文解字》收录了大量畜类字,其中牛、羊、豕、马部共208字。畜类字涉及畜类的性别、年齿、毛色、体征、习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生产劳动等方面。与此同时,畜类字文化含义丰富,覆盖上古审美形式、等级观念、相马文化、祭祀文化等众多方面...
关键词:《说文解字》 畜类字 思维方式 汉字文化 
释“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24-126,共3页李春玲 
在古代字典辞书以及注释书中,常把"茨"释为"蒺藜"。宋代开始,又出现了"茨"是"蒺藜"的合音词的说法。除了这一义项之外,"茨"还有其他解释,诸如"以茅苇盖屋"、"堆积"等。在古代文献中,"茨"还有"荠"、"薋"等异文。本文认为,释为"蒺藜"的"茨...
关键词:   蒺藜 合音词 同形字 同源词 
试论兼词与合音词被引量:8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05-108,共4页李春玲 
在古代汉语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兼词、合音词这两个概念,但在不同的教材、论著中,对这两个概念的具体阐释以及对具体词的分析判断存在着一定的意见分歧。为此,我们探讨了兼词与合音词的定义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字形来源,以...
关键词:兼词 合音词 定义 关系 字形来源 
试论汉语“黄”系语词的文化蕴涵及其成因被引量:2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14-118,共5页李春玲 
在中国,由于受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颜色往往被打上了浓郁而独特的人文色彩,进而给颜色语词、颜色意象附加上了丰厚而又独特的人文意蕴。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探讨汉语中黄系语词的文化蕴涵及其成因。
关键词:汉语 “黄”系语词 文化蕴涵 成因 
汉语中“青”系词族的文化蕴涵及其成因被引量:2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96-99,共4页李春玲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阐述了汉语中青系词族文化蕴涵的成因,并具体论述了青系词族丰厚而又独特的文化蕴涵。
关键词:汉语 青系词族 文化蕴涵 成因 
汉语中黑系词族的文化蕴涵及其成因被引量:3
《汉字文化》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李春玲 
关键词:词族 汉语词汇 系词 文化蕴涵 贬义 褒义 颜色词 祥瑞 象征 独特 
汉语白系词族的文化蕴涵及其成因被引量:5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00-103,共4页李春玲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阐述了汉语中白系词族文化蕴涵的成因,并具体论述了白系词族丰厚而又独特的文化蕴涵。
关键词:汉语 白系词族 文化蕴涵 成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