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华

作品数:11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赫哲族美学追求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希特莫日根》空间的叙事功能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1期172-174,185,共4页李秀华 徐晓杰 
黑龙江省文化厅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三江区域文化对赫哲族民间文学影响研究”([2008]78)
本文从空间叙事角度切入,通过空间塑造传奇的英雄形象、空间凸现独特的地域特色、空间浸透浓郁的萨满文化、空间组织激烈的故事情节四方面,探究《希特莫日根》空间的叙事功能。
关键词:伊玛堪 《希特莫日根》 空间 叙事功能 
普通综合性大学中文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对策探究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年第9期71-72,共2页刘军 李秀华 
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普通综合性大学中文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2009044)
长期以来普通综合性大学的中文学生科研能力普遍较弱。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普通综合性大学要在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的组织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多措并举,共同推动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 中文 科研能力 对策 
伊玛堪叙事风格探究被引量:2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86-87,共2页李秀华 崔秀兰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科课题(文-04);黑龙江省文化厅项目(200878)
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角、主人公形象、叙事结构三方面对伊玛堪的叙事风格进行开掘,展现伊玛堪不凡的叙事魅力。
关键词:伊玛堪 叙事视角 莫日根 阔力 叙事结构 
析伊玛堪叙事策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89-91,共3页李秀华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科课题(文-04);黑龙江省文化厅项目([2008]78)
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手法、叙事方式、叙事语言、修辞手法等方面,对伊玛堪的叙事策略进行开掘,展现伊玛堪高超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伊玛堪 叙事策略 叙事手段 叙事方式 叙事语言 修辞手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5期132-134,共3页李秀华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课题(07-109)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面临很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多年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民族特色:赫哲族文学永恒的魅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89-91,共3页李秀华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科课题(04w039)
赫哲族文学永恒的魅力主要源于其民族特色。本文从一部描绘民族生活的大书,一曲民族英雄的赞歌,一幅生动的古代渔猎民族的风俗画卷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赫哲族文学 民族生活 民族英雄 民族风俗 
赫哲族萨满教信仰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崇拜神话的影响被引量: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93-94,共2页李秀华 黄儒敏 
萨满教在赫哲族早期社会生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对社会生产、生活、文学等产生显著影响 ,渗透物质与精神的各个层面 ,对神话创作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通过研究赫哲族萨满教信仰的形成 ,探讨其对自然崇拜神话的影响。
关键词:赫哲族 萨满教信仰 自然崇拜神话 
郁达夫小说诗意的美学追求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5期67-68,共2页李秀华 
郁达夫小说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诗意的美学追求 :以诗的语言、诗的结构、诗的神韵、诗的情绪创造意境。
关键词: 语言 结构 神韵 情绪 
赫哲族民间故事的形象塑造及其美学追求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81-82,共2页李秀华 黄儒敏 
赫哲族民间故事中的形象塑造具有个体形象鲜明化和单一化和与群体形象的丰富化和类型化的特点 ,在对比对立中表现对生活的鲜明态度和审美评价 ,表达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
关键词:赫哲族民间故事 单一性 鲜明化 丰富化 类型化 对比 
赫哲族的口头文学——伊玛堪被引量:2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58-59,共2页李秀华 黄儒敏 
伊玛堪是说唱文学时代传承下来的一部口头史料 ,它有利于我们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性格 。
关键词:伊玛堪 口头文学 口语化 生活化 重音韵 赫哲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