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

作品数:60被引量:49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景观抗旱园林核苷酸序列基因编码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古建园林技术》《四川林业科技》《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河南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网络文本的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羊茸哈德村为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蒋思玮 黄诗艺 陈嘉文 李西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岷江上游藏羌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DFWH2021-01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藏彝走廊嘉绒地区传统藏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MD21E014);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嘉绒藏区传统村落景观地域特色与景村融合发展研究”(JGYQ2022018)。
以川西北藏区的民族特色村寨羊茸哈德村为案例地,通过使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获取整理旅游网站的相关网络文本,运用ROST-CM6软件进行词频统计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研究游客对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发现:游客对羊茸...
关键词:民族特色村寨 旅游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 乡村旅游 羊茸哈德村 
晚香玉鳞茎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4年第9期1589-1600,共12页姜福星 吴菁熙 朱枭 黄远祥 周鹏 高平 李西 
成都市高等院所人才创新服务项目(2021-RC03-00001-CG)。
晚香玉为石蒜科的多年生鳞茎花卉,是著名的香花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经济和药用价值,鳞茎是其主要的繁殖器官和药用器官,为深入探析其生长发育的机制和次生代谢途径,利用高通量测序PacBio Sequel平台,以其鳞茎为材料,使用单分子长读数...
关键词:晚香玉 鳞茎 全长转录组 种质创新 
黑水河河谷型藏族聚落空间形态及形成机制分析
《小城镇建设》2024年第8期102-108,126,共8页蒋思玮 曹赛新 熊薇 李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图谱构建——以川西藏羌碉楼村寨为例”(编号:52008277);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近现代嘉绒地区藏族村寨文化景观演变与遗产价值研究”(编号:XNZZSH2309)。
聚落空间是人地协调适应的结果,反映和记录着人们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特殊状态。河谷型聚落在河流地形环境与水文特征的影响下,其聚落空间形态往往呈现出与环境特征深度耦合的适应性。文章基于聚落空间的系统性视角,综合运...
关键词:藏族聚落 河谷型聚落 空间形态 适应性 黑水河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嘉绒藏族传统聚落空间研究——以热拉村为例被引量:1
《住区》2024年第3期134-139,共6页蒋思玮 黄诗艺 李西 熊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008277);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XNZZSH230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MD21E01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DFWH2021-019)。
本文借鉴文化生态学视角,基于聚落学整体论观点,以嘉绒藏区的热拉村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在地调查的基础上,挖掘与分析传统聚落的空间构成特征及其蕴含的空间内涵,并从人地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传统聚落的保护发展建议,以期为热拉村的保护和...
关键词:嘉绒藏族 传统聚落 文化生态学 空间形态 
地域差异视角下藏族村寨聚落景观比较研究——以黑水河色尔古村与甲足村为例
《华中建筑》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蒋思玮 曹赛新 李西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XNZZSH230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DFWH2021-01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MD21E014)。
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聚居格局中,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是常见的历史与现实状态。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共同作用下,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的聚落景观会产生些许差异,其反映着该民族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乡土文化的调整。以黑水河藏族聚...
关键词:藏族村寨 聚落景观 地域性 比较研究 
黑水河上游山地村寨聚落空间特征及营建智慧解析
《中国名城》2023年第12期87-92,共6页李西 蒋思玮 曹赛新 黄诗艺 熊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图谱构建--以川西藏羌碉楼村寨为例”(编号:5200827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项目“岷江上游藏羌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编号:DFWH2021-01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近现代嘉绒地区藏族村寨文化景观演变与遗产价值研究”(编号:XNZZSH2309)
选取黑水河上游山地村寨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无人机航拍、ArcGIS分析等方法,基于村寨聚落整体的区域宏观、聚落中观、民居微观多层级尺度剖析山地村寨与地域环境特征深度耦合的聚居空间系统,分析归纳村寨聚落的适应性空间特征,并...
关键词:山地人居环境 藏族村寨 聚落空间 营建智慧 黑水河上游 
课程思政背景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23年第50期93-96,共4页王丽萍 张廷宇 李西 
2022年度四川农业大学书记创新项目“‘风味’课程思政引领党建育人模式创新”(2221996079);2022年四川农业大学辅导员工作室。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将“立德”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树人”,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创新育人手段。基于此,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从环境...
关键词:课程思政 辅导员 专业教师 协同育人 
四川阿坝嘉绒藏区官寨建筑探析——以黑水芦花官寨为例
《古建园林技术》2023年第5期64-68,共5页蒋思玮 黄诗艺 李西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项目(DFWH2021-01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MD21E01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项目(XNZZSH2309)。
官寨建筑是土司制度影响下所形成的地域建筑形式和历史文化遗产,因其杰出的建造技艺、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独特而丰富的空间和体量构造构成了四川藏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景观和文化视觉印象。本文以嘉绒藏区极具典型性的芦花官寨为例,通...
关键词:嘉绒藏区 官寨建筑 土司文化 建筑特征 芦花官寨 
岷江上游芦花地区传统藏族民居建筑特征探析被引量:1
《住区》2023年第5期62-68,共7页蒋思玮 黄诗艺 朱春艳 李西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XNZZSH2309);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编号:JGYQ2022018);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DFWH2021-01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MD21E014)。
芦花地区地处我国藏羌民族聚居的交错地带,其地域民族文化中杂有周边文化成分,显现出与藏彝走廊其他区域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这种文化属性使得地域民居的文化事象和建筑特征也更有特色。研究以芦花地区传统藏族民居为对象,以建筑学、民...
关键词:岷江上游 传统藏族民居 建筑特征 文化生态 芦花 
嘉绒藏区易地搬迁新村景观的地域呈现研究——以黑水羊茸哈德村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2023年第18期190-193,共4页黄诗艺 蒋思玮 李西 朱春艳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项目(JGYQ2022018);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项目(DFWH2021-01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MD21E014)。
嘉绒藏区在易地搬迁建设的进程中,新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新村景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地域特征,适应于原生的“地”“人”及最真切的生活,是易地搬迁新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地域”视...
关键词:易地搬迁 地域性 村落景观 嘉绒藏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