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华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都市促织梨园戏光阑蝴蝶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剧本》《文艺研究》《东南传播》《戏剧艺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构、循环与重生——评何念导演版《骆驼祥子》
《艺苑》2024年第5期40-44,共5页叶宣妤 林清华 
话剧《骆驼祥子》是何念基于其“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解读经典”的理念所导演的作品,为当代剧场创作提供了一种改写经典文本的视角。该剧推翻了原著的顺序叙事,以解构叙事和循环情节的方式描绘祥子的悲剧命运,通过呈现祥子从堕落者转变...
关键词:《骆驼祥子》 经典改编 悲剧性 当代剧场 
情感、知识与革命的抵牾——论夏衍20世纪40年代戏剧创作的困境
《艺苑》2023年第6期42-46,共5页张轩岚 林清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现代戏剧批评的域外思想来源研究(1898-1949)”(项目编号:19CB164)的阶段性成果。
夏衍在20世纪40年代的戏剧创作与社会历史融会贯通,与革命进程相呼应,呈现出知识分子自身爱欲与革命事业的冲突。通过探析夏衍作品中爱欲叙述与革命表达的同构悖论,以及知识主体与革命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研究其如何调适政治革命与...
关键词:夏衍 戏剧 革命 知识 爱欲 
“魔变”、表象与无穷无尽的黄昏 梨园戏《促织记》创作谈
《福建艺术》2023年第6期51-52,共2页林清华 
一.很多时候,我会对写戏产生怀疑。但是,有些莫名其妙的情绪,好像又只能通过写戏去宣泄,给理性松绑,让自己透口气,用别人的身体和灵魂说话,哪怕泥沙俱下,却有一种单纯的学术研究无法企及的快感。我承认,正是因为快感的存在以及对快感隐...
关键词:盆景 梨园戏 学术研究 创作谈 野草 快感 
梨园戏《促织记》 根据蒲松龄《促织》改编被引量:1
《福建艺术》2023年第6期53-64,F0002,共13页林清华 
剧中人:成名、里正、成子、成妻、驼巫、巫徒、里正子、生旦净丑促织、众乡亲、衙役。第一出遭陷。【里正上。里正嘿嘿!(吟)谁言里正非是官?掌中百户任周转。我!里正!【嘘声四起。尔等休得无礼。可知汉祖刘邦?(唱)亭长出身,地痞手段。...
关键词:促织 生旦净丑 梨园戏 蒲松龄 《促织》 剧中人 
范式、方法与现代性:历史剧创作的三个基本问题——以戏曲为考察中心被引量:2
《戏曲艺术》2023年第1期110-115,共6页林清华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历史题材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ZD23)阶段性成果。
范式、方法与现代性是历史剧创作的三个基本问题,一体三面,互相生成。在中国特殊的语境下,历史剧创作“范式”总是处于一种缺席的状态,导致历史学“范式”对历史剧创作的过度介入,进而对历史剧的创作方法产生规训性的制约,使得剧作者常...
关键词:历史剧 范式 方法 现代性 戏曲 
从《节妇吟》的修改到《陈仲子》的复排——王仁杰戏剧观念再思考被引量:2
《戏剧艺术》2020年第1期22-29,共8页林清华 
"返本开新"是王仁杰戏剧观念的核心,但在返本与开新之间存在一条难以逾越的裂缝,王仁杰的剧作是其弥合裂缝的努力与实践。学界多认为王仁杰的作品存在鲜明的"复古"倾向,但通过考察《节妇吟》的文本修改、《董生与李氏》的多元解读与《...
关键词:古典 现代 夹缝 后撤 
1931-1935:有声电影与新视听叙事的开启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18年第11期110-117,共8页林清华 
20世纪30年代前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关键期,有声电影最终替代默片占据电影市场。由此观察这一嬗变背后的叙事调整和更新,是认识此一时期中国电影叙事功能新变的切实路径。1931年声音在电影中出场,声音对文字的替代以及声音与影像的...
关键词:有声电影 影像叙事 电影观众 电影叙事 
蝴蝶梦
《剧本》2018年第1期68-83,共16页林清华 
引子 [风伯上。 风伯(唱)我持长瓢坐仙丘, 拨动人间江湖流。 韩非先祖施妙法, 降下包拯解天忧。
关键词:包拯 傀儡 张千 三勘蝴蝶梦 县令 赵青 蝴蝶 包待制 开封 赵红 
网、马与梦 《蝴蝶梦》创作后记
《剧本》2018年第1期84-85,共2页林清华 
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这个世界。写作无疑是有趣的一种。于我个人,如果在有趣中再找出点宿命感来,便是写戏了。 七年前的春夏之交,我的父亲突然病逝,他从事了一辈子的戏曲工作,临终前只留下一句话:“戏,已经演完了”。我不相信。
关键词:《蝴蝶梦》 写戏 宿命感 出点 这个世界 一句话 三勘蝴蝶梦 关汉卿 郑怀兴 包待制 
台湾的都市状态与影像表达——以蔡明亮的电影为例被引量:2
《东南传播》2006年第4期54-56,共3页林清华 
关键词:蔡明亮 影像表达 台湾电影 历史感 新电影 身份认同 天桥 作品 现代都市人 影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