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永盈

作品数:19被引量:4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九歌》传统音乐古琴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音乐研究》《山东社会科学》《艺术百家》《社科纵横》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合瓦体青铜钮钟及其发展源流研究被引量:1
《考古与文物》2017年第5期74-83,共10页米永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东周齐国乐器研究"(12YJC760061);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鲁中;鲁北地区出土东周乐器的音乐考古学观察"(IFW12006)的研究成果
本文对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四川、广东等地发现的春秋初期至西汉前期合瓦体青铜钮钟做分型、分式、分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与钮钟发展源流相关的一系列形制问题。指出钮钟的形成与商、周时期的铃有密切关系,但两型钮钟的...
关键词:钮钟 合瓦体 分型分式 分期 形制 源流 
基于功能视角的民间音乐传承模式研究——以菏泽地区鼓吹乐与筝乐为例
《艺术百家》2015年第6期240-241,共2页米永盈 
2014年度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民俗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山东西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RKE27012)阶段性成果之一
产生于同一方乡土的菏泽地区鼓吹乐与筝乐,另一个在乡土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中表现出较强适应能力,一个却面临失传的危机。认清它们所代表的两类民间音乐各自的功能特点与传承需求,以保护传统为前提开拓新的传承途径,将文化保护与改善民生...
关键词:音乐艺术 菏泽 鼓吹乐 筝乐 民间音乐 艺术功能 文化传承 
音乐与语言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启示被引量:6
《艺术百家》2014年第4期262-263,共2页米永盈 
近20年来,国内外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对音乐与语言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把对二者的认识从感性描述阶段提升到科学实证阶段,也为当前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选择合适的曲目和改进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将音乐欣...
关键词:音乐艺术 艺术语言 综合高校 公共音乐教学 音乐欣赏 
东周时期女性艺人社会地位管窥——以有关齐国女乐的文献与考古发现为视角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118-120,共3页米永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东周齐国乐器研究>(12YJC760061);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鲁中;鲁北地区出土东周乐器的音乐考古学观察>(IFW12006)
女乐是我国古代特殊的艺人群体,周代是男权社会性别制度的初始阶段,女性所受禁锢和歧视程度尚不若后世之剧烈,然而较之前代和后世的女性艺人,东周时期女乐的命途反而更显多舛,她们不仅是男性统治者生前的玩物和交易品,还常常在主人死后...
关键词:东周 齐国 女乐 女性艺人 社会地位 
商王村二号战国墓与洛庄汉墓钟磬承袭之关系被引量:4
《音乐研究》2013年第3期58-67,共10页米永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东周齐国乐器研究”(编号12YJC760061);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鲁中、鲁北地区出土东周乐器的音乐考古学观察”(编号IFW12006)的阶段性成果
2000年山东章丘洛庄汉墓乐器出土后,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并指出洛庄汉墓编钟在器形、纹饰、音梁造型、调音手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西汉初期风格。
关键词:洛庄汉墓 战国墓 承袭 王村 西汉初期 出土 器形 纹饰 
临淄永流乡商王村二号战国墓编钟、编磬研究被引量:1
《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1期91-96,104,共7页米永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东周齐国乐器研究>(12YJC760061);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鲁中;鲁北地区出土东周乐器的音乐考古学观察>(IFW12006)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永流乡商王村二号战国墓出土的编钟、编磬,是现存东周齐国乐器中较为少见的实用钟磬组合。本文根据《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提供的测音数据,对这套乐器的音阶构成、编组情况等进行分析,以求通过音律研究,对史籍...
关键词:商王村二号战国墓 编钟 编磬 音律 齐国 东周 
谈数字化技术在古乐器磬研究中的应用
《戏剧丛刊》2012年第6期92-93,共2页米永盈 
磬是我国特有的石质板状体鸣乐器,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其源起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自西周时期开始,磬被作为"乐悬"的组成部分,不仅发挥自身的音乐功能,还是区分贵族等级和身份的重要标志,相比许多同时期的乐器,磬被赋予了更多...
关键词:古乐器 数字化技术 应用 体鸣乐器 石器时代 西周时期 音乐功能 社会内涵 
综合性高校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被引量:6
《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158-160,共3页米永盈 吕小凤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08CWYJ13);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号2009RKA035);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发展计划(编号S07WF14)研究成果
综合性高校兼有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的双重职能,也具备多学科并存与交融的资源优势,可以更好地适应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特殊要求。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设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保护与管理专业,实施双学位教育,完善相应的专业课程...
关键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 民间音乐 综合性高校 传承 
路娃娃
《广播歌选》2009年第7期36-36,共1页米永盈 张东辉 
关键词:公路 彩虹 
《九歌》女性表演与周、汉宫廷“女乐”被引量:3
《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2期84-88,共5页米永盈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长基金”立项课题
"女乐"被周代宫廷礼乐所排斥,到汉代却被用于国家祭祀大典。本文从《九歌》歌词体现的表演形式入手,探讨周、汉两代宫廷"女乐"作用变化的原因,认为先秦楚音乐在这一变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九歌》正是楚地祭祀乐舞中最具代表性的例证。
关键词:《九歌》 女性表演 宫廷 女乐 祭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