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小措

作品数:23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意象王维诗古代诗歌悲情王维诗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年文学家》《唐都学刊》《河北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乐秋情怀被引量:1
《传播力研究》2021年第27期16-17,共2页荣小措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理专项”重点项目“唐代长安城南樊川韦杜家族文化资源整理及适度利用研究”(16WL03)。
王维描写秋景的诗歌数量较多,其中山水田园诗里的秋景描写最有特色,情感乐观明朗,表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态、对秋日山水风景的喜爱和对自由旷达境界的向往,这种乐秋情怀在此前诗坛上较为罕见,值得珍视。
关键词:王维 山水田园诗 乐秋情怀 
王维对人生价值和生存方式的独特追求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17年第5期210-214,共5页荣小措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王维诗歌与长安文化的双向建构>(15YJA751007);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俗文学传播研究>(14XZW015);2015年度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长安文化视阈下的王维研究>(15JK2143)
王维在诗作中表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并促使其不断反思自我的生存价值和人生追求。这种反思使王维在充分认识到朝政的黑暗和自我政治才干的平凡后放弃了时人所崇尚的建功立业等儒家传统价值观,而选择了亦官亦隐的独特生活方式,在蓝田...
关键词:王维 生命意识 反思 人生追求 诗意栖居 
论王维选择隐居辋川之缘由被引量: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66-171,共6页荣小措 梁瑜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5YJA751007);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5JK2143)
王维选择隐居辋川对其生活和创作影响极大,而其选择缘由主要是因为辋川的诸多特点契合了王维独特的人生追求。首先,辋川幽静偏远且有佛教氛围,符合居士王维及其母亲的奉佛需求;其次,辋川地貌兼具多种造园优势,契合园林设计家王维的审美...
关键词:王维 辋川 佛教 园林 田园 
唐代咏终南山佛寺诗中的文化意蕴被引量:1
《唐都学刊》2016年第2期42-45,共4页荣小措 
终南山佛寺林立,宗教文化氛围浓厚,现存的百余首唐代咏终南山佛寺诗真实记录了唐代僧人与文士在山寺中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情感。这些诗既弥漫着浓郁的佛禅气息,又不乏鲜明的庙堂色彩和政治意蕴;既能将山水美景与宗教意趣完美结合...
关键词:终南山 佛寺诗 政治意蕴 佛禅气息 审美文化 
唐代咏终南山道观诗探析被引量:1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年第3期22-23,共2页荣小措 
西安文理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陕教位字[20116]号)
终南山作为中国道教思想的发源地,在唐代极受关注。唐王朝出于政治目的在此修建了不少道观,道教徒众多,道教文化氛围浓厚,现存的数十首唐代咏终南山道观诗也留下了唐代道士与诗人独特的宗教活动状态和精神面貌。初盛唐时期的终南山道观...
关键词:终南山 道观 道教 隐逸 
论王维与白居易佛教信仰之差异被引量: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年第1期33-35,共3页荣小措 
王雏和白居易是唐代诗坛上笃志奉佛的居士诗人的典型代表,奉佛对二人的人生道路和文学创作均有较大影响.由于时代的变迁、思想心态的差异以及佛教思想的发展演变,导致二人对佛教的信仰同中有异.相较之下,王维对佛教的信仰极为诚笃,有“...
关键词:王雏 白居易 佛教信仰 居士诗人 
唐人咏长安佛寺诗的流变——以慈恩寺、青龙寺诗为例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年第8期8-10,共3页荣小措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IIWL27)的研究成果
唐人咏长安佛寺诗经历了初盛中晚四个不同时期,反映了长安诗人喜游佛寺的文化风尚和唐代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不同时期佛教政策的差异、长安佛寺文化的流变,折射了唐代文人对现实政治、宗教信仰、时代盛衰等问题的深切思考,具有丰富...
关键词:长安佛寺 咏寺诗 王维 佛寺文化 
非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年第6期116-117,共2页荣小措 
非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改革十分必要,教育者可以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优化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的加强等多方面入手,积极进行改革,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文学功底,提高语言表达...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 改革 教学理念 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论南北朝诗中的风意象
《飞天》2011年第16期4-5,共2页荣小措 
"风"在古代诗歌中出现很早,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中各有20处风意象,均以悲愁色彩为主。汉魏晋以来,诗中的风意象依然沿着悲苦沉重的方向不断发展,成为使用频繁、内涵厚重且偏于悲苦的重要诗歌意象。此后的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
关键词:诗歌意象 古代诗歌 审美感受 情感 诗歌创作 刘宋 先秦时期 新变 南北朝时期 汉魏晋 
论晋代诗中的风意象
《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1X期188-189,共2页荣小措 
晋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罕见的非政教主导型文学。其诗中的风意象也与前代的悲情色彩迥异,在形象上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和拓展,情感取向上由浓烈深厚转向轻微淡薄,由悲苦愁闷转向欢快闲适;有其特殊价值。
关键词:两晋 风意象 淡薄 陶渊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