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昌林

作品数:9被引量:2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儒学宗教五帝时代国家宗教礼仪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宗教研究》《学术动态(北京)》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被引量: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5-13,共9页邹昌林 
世界文化有两大类型,即原生道路的文化单元和次生道路的文化单元。中国文化整体上是一个礼文化模式,具有原生性、循序渐进性和包容性。通过分析和揭示中国礼文化各个方面的特征,及其所决定的儒学(儒教)的特点和走向,可以看出东西方的差...
关键词:古代历史 中国礼文化 原生 儒学 宗教 疑古思潮 
从“金规则”看儒家伦理“仁”的思想体系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基督教伦理的异同被引量:2
《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173-177,共5页邹昌林 
《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与儒家伦理相符,即"恕道",亦即"仁"的思想体系的本质特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仁"的积极表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是对"仁"的消极表述。儒家的"仁爱"观与基督教的"圣...
关键词:金规则 儒家伦理  基督教伦理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与天下太平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103-109,共7页邹昌林 
天下太平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理想。它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与文明的源头之中,植根于礼仪文化传统之中,特别是其核心国家祭祀系统——国家宗教之中。本文撷取这一特征,与当代宗教和世界和平的主体相结合,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国 古代国家宗教 天下太平思想 祭祀系统 礼仪文化 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至上神——天帝的起源被引量:7
《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125-137,共13页邹昌林 
按照宗教发生学的规律,人类宗教的起源,大约经历了前万物有灵论与万物有灵论两个阶段,最后,随着至上神的起源而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各民族的宗教和世界宗教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宗教作为唯一原生形态的大文化的一部分——即...
关键词:世界宗教 至上神 万物有灵论 原生形态 探源 理解 《山海经》 大文化 起源 唯一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的结构、功能和价值系统——“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成果简介
《学术动态(北京)》2004年第7期13-17,共5页邹昌林 木子 
从整体上理清中国的文化、文明与宗教的关系,是正确理解中国国家宗教的出发点。
关键词:中国 古代 国家宗教 科研工作 文化史 文明史 《周礼》 宗教起源 宗教结构 宗教功能 价值系统 
中国文化研究中的“宗教”释意问题被引量:4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6期62-68,共7页邹昌林 
邹昌林先生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的前言部分;该项目已通过专家鉴定。为重大优秀成果
中国古无“宗教”,“宗教”一词源于西方的现代宗教概念。“宗”,原本是尊祖庙,《说文》云:“宗,尊祖庙也。”“教”,原本是上行下效,乃教化之意,《说文》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与“教”连言者,自古只有礼教、政教。儒家学派形成...
关键词:中国文化 “宗教” 礼仪 儒家 郊庙制度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1期34-39,共6页邹昌林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与欧洲迥异,文明起源有其自身特点与规律,即文明起源在前,国家起源在后。中国文明起源与西亚北非文明同步产生,且多头起源、一元发展具有两级性特征,以礼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文化、儒学的道统(价值体系)是合乎中国文化一...
关键词:中国 礼文化研究 文明起源 儒学 价值体系 文化 
试论儒家礼教思想的人文价值被引量:5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7-11,共5页邹昌林 
儒家礼教思想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基础,如何理解儒家教育思想的性质,关键是如何认识儒家礼教思想与三代政治及封建纲常名教的关系。故本文选择儒家礼教思想为视点,侧重其人文价值,略作一点探讨。
关键词:儒家礼教 人文价值 “三纲” 专制主义 儒家教育思想 儒家思想 “五常” 专制君主 五帝时代 中国文化 
晋文公的大分封和晋国中期贵族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年第4期59-65,共7页邹昌林 
本文对晋文公时期大分封的原因、内容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着重指出,晋文公的大分封促进了晋国中期公室土地所有权的迅速下移和贵族私有土地的迅速发展,从而确立了新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关键词:大分封 公族 晋文公 贵族 公室 卿大夫 土地所有制 宗法分封制 晋国 国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