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

作品数:1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母亲形象写作观曹七巧悲剧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文教资料》《电影文学》《高教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背景下DSP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教育观察》2019年第23期127-129,共3页路锦正 郭晶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C674x混合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平台设计”(201601004034);西南科技大学教育教改研究项目(17XN0167);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18ALJS07)
在"回归本分"、建设"新工科"的高校教育理念指导下,西南科大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课程组摒弃传统课堂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探索出依托教师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中提取的实际案例为载体,将个案设计贯穿课堂的...
关键词:课程教学 DSP技术 新工科 案例项目 
网络文学对传统写作教学的启示被引量:1
《教育观察》2017年第21期140-141,共2页郭晶 路锦正 
西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xn0143)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发展仅十余年的新型文学态势,虽然受人诟病甚多,且自身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它的生产创作机制却实实在在地给传统写作带来了良多启发。传统写作教学应该在原有重视写作原理、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敢于借鉴网络文学写作...
关键词:网络文学 传统写作 启示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校中文写作课程探索被引量:3
《高教学刊》2017年第5期69-70,共2页郭晶 
西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能力培养的汉语写作课堂教学研究”(编号:14xn0143)
长期以来,提高写作能力的期待过重地压覆在写作类课程之上。文章提出应树立"大写作观"理念,打通中文专业各课程间的学科壁垒,开展"大写作课堂"教育。同时,就目前高校中文专业写作课程在内容体系、学时设置、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评价...
关键词:能力培养 高校写作 “大写作观” 
叶圣陶写作思想对作文教学的启示——以《怎样写作》为例被引量:2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12期154-155,160,共3页郭晶 
校级教改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14xn0143
《怎样写作》一书中体现了叶圣陶写作思想中"写什么""怎样写"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文章"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要有所写才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道出了写作的真谛。写作要有真诚的写作态度,强烈的写作意愿;要有对生活的尊重,对自我内...
关键词:叶圣陶 《怎样写作》 想写 有所写 真诚地写 
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中责任的缺失看性伦理教育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第5期117-118,共2页郭晶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成果;项目编号:XXJYC1014
从调查数据来看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责任承担比例不高,这一现象不仅会影响到女同学将来的择偶和感情生活,同时也滋生了部分男同学错误的两性态度。作为教育部门的高校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起性伦理教育的重任,为大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婚前性行为 责任 缺失 性伦理 
母亲形象的消解与女性权利的建构——从《雷雨》中繁漪形象谈起被引量:1
《作家》2011年第14期16-17,共2页郭晶 
繁漪这一文学形象颠覆了传统文化中的母亲形象,她不满长期压抑的家庭环境,努力冲破像牢笼一样的家庭生活,甚至不惜担上不伦的罪名和继子相爱。当发现继子另有恋人时,她歇斯底里般阻止,妄图完成对自身爱的权利的追逐。然而,文本叙事鲜明...
关键词:母亲形象 女性权利 消解 建构 
伟大的母爱 愚昧的行为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6期113-113,共1页郭晶 
《菊英的出嫁》是"五四"乡土作家王鲁彦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一个伟大的母亲操劳于女儿的婚事,四处奔波,从行文中读者深切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但是,细细研读文本又不禁感叹,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菊英母亲行为的愚昧和荒唐。
关键词:母爱 愚昧 冥婚 
繁漪和曹七巧母亲形象比较被引量:3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0期127-128,共2页郭晶 
在现代文学史上,繁漪和曹七巧都是带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她们都生活在无性无爱的家庭中,并且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抗争。繁漪歇斯底里地追逐个人幸福,并且导致儿子的死亡,但是从剧本中可以看到作为母亲的繁漪对儿子深深的爱,面对儿...
关键词:繁漪 曹七巧 母亲形象 悲剧 
战火硝烟中的灵魂救赎与觉醒——评陆川电影《南京!南京!》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年第8期138-139,共2页郭晶 
陆川电影《南京!南京!》从人性的角度,深入探讨交战双方将士、民众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演绎出作为侵略者一方的将士面对残酷暴行的内省,另一方面又刻画出了被侵略一方民众的反抗意识和反抗精神,在强烈的灵魂救赎与觉醒背后深刻揭示出战争...
关键词:灵魂救赎 觉醒 和平 
权力欲望下的女性悲歌——《玉米》中玉米形象分析
《电影文学》2009年第5期99-100,共2页郭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力的中心是男人。毕飞宇的长篇小说《玉米》展示了贫瘠时代一个家族三个姐妹的悲剧命运。大姐玉米由于认识局限没有认清导致其家庭变故的肇事元凶是她滥性的父亲,而错误地以为是由于父亲权力的失去.在一种强烈的...
关键词:权力欲望 女性 悲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