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伦理

作品数:934被引量:181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豹龚群江畅高国希廖申白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德性伦理学的科学心理学基底——基于南希·斯诺的德性人格特质观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71-78,共8页沈俊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8AZX006)。
当代德性伦理学将德性的心理意蕴作为批判现代道德哲学的重要依据,然而,它也遭到“哲学情境主义”的质疑和挑战。哲学情境主义者借鉴社会心理学中情境主义实证研究的成果,否定德性的实在性:德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或性格特征,在实际上并...
关键词:德性伦理学 德性心理学 南希·斯诺 人格特质 德育构想 
谋食者亦谋道:另类直播带货中的同情经济与可见性伦理
《新闻与写作》2025年第2期85-95,共11页曹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的算法文化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ZD316)的研究成果。
数字平台的下沉不断将草根人士吸纳到零工经济体系中,在促进社会就业的同时也滋生了“卖惨营销”的直播带货乱象,不仅蚕食人际信任,亦容易陷入“唯流量论”,成为现阶段亟待治理的问题。研究从重视过程的内部视角出发,探究直播带货中同...
关键词:同情经济 直播带货 数字平台 可见性 平台治理 
女性在政策制定中的角色与挑战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99-108,共10页顾爱华 李天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责任研究”(15AZD01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常态化管理与应急管理动态衔接机制运行效果评价研究”(22CZZ018)。
当代中国女性在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在政策制定领域的代表性却相对薄弱。这种性别代表性不足不仅削弱了政策的全面性和包容性,还可能加剧性别不平等,并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女性参与政策制定被视为实现性...
关键词:女性伦理 女性角色 性别平等 政策参与 政策影响 
新流动性范式与新物质主义的对话与交融:流动性研究的新动向
《世界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226-241,248,共17页刘英 朱新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文学地理的文史考证与学科建构”(16ZDA197)的阶段性成果。
“流动性转向”和“物质转向”几乎同步开启,二者之间的对话在传播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但在其他领域展开的一系列新探索尚需得到应有关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交通基础设施能动性的研究,展示其作为“行动者”如何重塑时空概念,创造...
关键词:“流动性转向” 基础设施 人类世 流动性伦理 “一带一路” 
新时代教师形象建构的伦理向度
《教育科学》2025年第1期1-7,共7页纪德奎 裴艳晖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服务高质量育人体系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VRC037)。
伦理对教师形象具有质的规定性,理想教师形象的建构需要发挥伦理的引领作用。新时代教师形象的建构应该以教师与自我、他人、社会的互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伦理精神为核心旨归。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以师德为核心的德...
关键词:教师形象 德性伦理 责任伦理 技术伦理 
教师职业承诺的“他者”性伦理阐释
《教学与管理》2025年第3期1-5,共5页常宇环 岳欣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2023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双减’背景下教师教研形成性评价构建与优化路径研究”(DHA230406)的研究成果。
教师职业承诺是教师职业心理学和管理学的重要概念,目前国内外研究缺少对教师职业承诺的伦理性阐释,易导致后续研究的价值指向出现偏差。教师职业承诺以师生伦理关系为基础,而已有研究从主客体关系及主体视域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出发,弱化...
关键词:“他者” 教师伦理 教师职业承诺 情感承诺 规范承诺 继续承诺 
《上海女孩》中梅和珍珠的女性伦理价值观的空间书写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1期62-64,共3页闫洪勇 曲秀艳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伦理学视域下的邝丽莎小说的空间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2WWB192)。
《上海女孩》是邝丽莎创作的一部以女性视角展现中国早期移民经历的小说。本文聚焦于梅和珍珠的女性伦理价值观,从家庭空间、迁徙空间和美国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深入探讨其在不同空间中的改变与成长,为女性伦理价值观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上海女孩》梅 珍珠 女性价值 男权反抗 
复调形式与总体性伦理--评刘大先《去北川》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6期182-187,共6页王幸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文学共同体叙事研究”(22BZW150)研究成果。
一、“非虚构”的文体复调《去北川》(1)凡十三章,每章设一主题,分梳地方族群纷杂的生活样态和历史传统,广涉北川的自然风土、人文景观、传说记忆、生活习俗、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情况。区别于方志等记述文体,《去北川》不固守全知叙事视...
关键词:纪实文学 非虚构 反映现实 和谐境界 人文景观 感知力 总体性 生活样态 
柏拉图的后期德性伦理学修正——论立法者与法律序曲
《唐都学刊》2024年第6期67-75,共9页袁祖社 陈一鸣 
柏拉图在思想后期选择了一条近乎于背离中期思想的伦理学道路,即不再认可《理想国》中哲人王对德性与理性能力的垄断,而改为《法义》中通过设置法律序曲的方式赋予全体城邦公民实践理性以及完善德性的可能,城邦的幸福由自上而下变为自...
关键词:柏拉图 《理想国》 《法义》 德性 伦理学 
电子游戏玩家的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
《新文科教育研究》2024年第4期89-99,143,共12页黄远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概念的规范性问题研究”(编号:23BZX071)阶段性研究成果。
游戏世界似乎通过自己的规则塑造独立的语境,即“游戏魔圈”,但随着电子游戏技术的发展,“游戏魔圈”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日益模糊,现实的道德规则也介入了游戏世界。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评价电子游戏玩家的道德责任。巴特尔借助法...
关键词:电子游戏 自由意志 道德责任 德性伦理 法兰克福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