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亨

作品数:4被引量:16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标签化知识生产鲍德里亚后现代社会消费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使用与满足:一个标签化的理论被引量:92
《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2期11-18,共8页陆亨 
使用与满足是传播学最流行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本文批判性地回顾了该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该理论的潜在假设以及对该理论的批评。该理论在还没充分发展成系统的实证理论之前,已经制度化于传播学研究中。一方面它被当成是一个正式的...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 综述 知识生产 
大众媒体与共同知识的建构被引量:1
《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1期42-45,64,共5页陆亨 
大众传播不仅具有传播、传承知识的功能,以大众媒体为载体的内容传播本身还是建构知识的过程。本文以此为基本视角,以《北京晚报》和《新京报》关于《北京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的抽样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的争论为案例,解析媒体传播知识...
关键词:抽样误差 传播功能 共同知识 
《中国丛报》的停刊原因初探被引量:4
《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6期76-79,共4页陆亨 
本文试图对《中国丛报》的停刊原因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国丛报》在其所处历史情境中的意义,并通过对裨治文、卫三畏的活动及书信的考察,展现东西方交往活动、报纸和传教士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描述,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中国丛报》的停...
关键词:裨治文 传教士 近代报刊 卫三畏 《中国丛报》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及其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纪念鲍德里亚被引量:63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3期75-79,共5页陈力丹 陆亨 
鲍德里亚的逝世引起世界学界的关注。本文重点论述了鲍氏关于后现代社会传播的批判观点:后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对物的消费聚焦于物的符号意义;传媒已不是再现真实的工具;世界的意义只是在媒体的符号复制中获得。作者认为,鲍德里亚对这...
关键词:后现代传媒 鲍德里亚 中国传媒 纪念 消费社会 后现代社会 社会传播 符号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