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峰

作品数:17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铜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渔父》《卜居》渔父署名权《项脊轩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文学家》《铜仁学院学报》《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商洛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卜居》、《渔父》作者探析——以宋玉骚赋考察为主被引量:1
《铜仁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64-68,共5页马军峰 
《卜居》、《渔父》是作者存疑的楚辞作品之一,而宋玉是与屈原同时代或稍于其后能追步屈原辞赋者,世称"屈宋"。从辞赋发展史看,将屈宋作品对比观照,对于判定和证成《卜居》、《渔父》的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而通过屈宋作品的对比...
关键词:《卜居》 《渔父》 署名权 宋玉骚赋 
《卜居》《渔父》作者探析——以问答之体的考察为主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年第8期9-11,共3页马军峰 马丹丹 
《卜居》《渔父》的作者之所以受后人怀疑,其重要原因便是第三人称的语气和主客问答的体制与屈原不类,笔者试结合《诗经》及屈原作品加以分析,对《卜居》《渔父》的问答之体进行更为清晰地认知,为最终确定其作者提供若干思路和帮助。
关键词:《卜居》 《渔父》 署名权 《诗经》 “楚辞” 问答体 
论网络潮语的生成方式、来源及特点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7X期144-146,共3页马丹丹 马军峰 
网络潮语指一定时段内在网络上频频亮相的流行语,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上地延伸,以幽默、简洁、形象等特点深受世民喜爱,然其口语化、语法无规则、跟风等缺陷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因此需进一步规范。本文以近十年间网络潮语为研究对象,分析...
关键词:网络潮语 生成方式 来源及特点 影响 
孤独寂寞的歌者 伟大崇高的行吟——《渔父》文本试析
《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6期44-46,共3页马丹丹 马军峰 
《渔父》和《卜居》一向被认为是研究屈原生平,尤其是记述其被放逐后思想情感的姊妹篇,在屈原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五选入《渔父》一文,但其作者存较大争议,迄今无定论,如郭沫若所言:"作者离屈原必不甚远,而...
关键词:《渔父》 屈原研究 歌者 寂寞 孤独 文本 语文教科书 《卜居》 
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刍议——以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教材为例被引量:4
《铜仁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68-71,共4页马丹丹 马军峰 
目前,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状。基于这种教学现状,必须从认识古代汉语现实价值、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强化教师自身建设,以提升古代汉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 古代汉语 教学策略 
从“纠正哥”“房姐”“股爷”看亲属称谓的变体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5期202-203,共2页马丹丹 马军峰 
亲属称谓本用来称呼具有亲属关系的对象,但现实语境中,不断吸收新对象,承载很多社会称谓使命,亲属称谓的变体现象受诸多因子影响。本文考察的亲属称谓是以核心家庭为中心,择取几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分析亲属称谓变体的原因及特点。
关键词:亲属称谓 变体 原因及特点 
大学生失写症存在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5期105-107,共3页马丹丹 马军峰 
网络文化冲击、智能输入法使用、地域文化影响、手写汉字机会减少,致使当代大学生失写症愈发凸显,提升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对于普及普通话、提升公文写作能力、传承民族文化等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失写症问题归因,提出应通过重视传统文化...
关键词:失写症 网络 原因 措施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项脊轩志》艺术美质寻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第8期66-68,共3页马军峰 马丹丹 
归有光散文“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案序》),位列“明清八大家”(钱仲联《归有光文选》),而《项脊轩志》又堪称归氏文章之代表,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名篇。这里,笔者试较为全面地寻绎其艺术之美。一、沉潜郁积的情感经历...
关键词:《项脊轩志》 艺术美质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如何建构有效的课堂提问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3期115-116 161,161,共3页马军峰 马丹丹 
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而建构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构有效的课堂提问需遵循目的性、提示性、挑战性、人文性、启示性、质疑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目的性 过程性 
从“渔父”现象看屈原《渔父》文本的价值
《商洛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马军峰 马丹丹 
屈原《渔父》所设置的"渔父"在后世不断增衍,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长廊。对于"渔父"现象的梳理从具性角度印证了屈原精神困境的深广性,有益于屈原《渔父》文本和屈骚精神的理解。屈原《渔父》对后世辞赋、散文等的检讨则显示了屈辞"衣...
关键词:“渔父” 《渔父》 屈原 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