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清

作品数:10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目录学大学生教育人文素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时代文学》《四川戏剧》《档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赏析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情景运用
《时代文学》2008年第12期66-66,共1页东南清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内容繁多.其体裁大略分为诗、词、曲、赋、游记、散文等.古人在描写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同时,文学作品还是叙述生活的艺术.是人生哲理的艺术反映.自古至今,...
关键词:古代文学 景物 词作 夕阳 李白 杜甫 
论《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观主题
《作家》2008年第12期128-128,共1页东南清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某些当世人物的个人或群体行为之间的互动。时势为英雄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条件,而英雄则以其行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三国演义 英雄 主题 探讨 
“集部”在古代目录学发展中的演变规迹探究
《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年第7期46-47,共2页东南清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都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修的综合性目录,是我国古代目录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本文就我国古代目录学由初创到集大成的发展概况来清晰地呈现"集部"在三部目录书中的变化历程。
关键词:集部 目录学 变化 
戏曲目录在目录学领域中的贡献
《四川戏剧》2008年第5期129-131,共3页东南清 
1。戏曲目录研究的现状 1984年黄亚海发文论述古典戏曲目录产生于元末.发展于明朝.兴盛于清朝.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各时期的代表曲目进行了总体评价。1993年程刚发文探讨了我国古代戏曲目录的发展历史和概貌,认...
关键词:古典戏曲 目录学 分类标准 著录体例 新中国成立 发展历史 古代戏曲 封建文人 
刘知几在档案文献编纂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档案》2008年第3期37-39,共3页东南清 
一、前言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档案学的分支学科。中国素有编纂档案文献的传统,也在理论上进行了不少探讨,但古代学者往往把它与目录学、校勘学和历史编纂学等熔为一炉加以阐述和研究。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述而不作”、“子不语怪力乱...
关键词:档案文献编纂学 刘知几 文献目录学家 “述而不作” 历史编纂学 校勘学 分支学科 春秋时期 
伦理学视角《窦娥冤》价值分析
《四川戏剧》2008年第3期60-61,共2页东南清 
作为戏剧艺术文本的戏剧文学.对其赏析与研究.可以有社会学、艺术学、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等不同的视角,而以伦理学为视角的,并不多见。所谓“伦理学”,顾名思义,是研究伦理现象、揭示伦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而所谓“伦...
关键词:伦理学 《窦娥冤》 价值分析 戏剧文学 艺术文本 伦理本质 社会学 艺术学 
虚拟与神创:玄女形象的产生及其文化内涵
《作家》2008年第2期206-207,共2页东南清 
玄女是我国古老神话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和道家经典之中。关于她的传说有很多,本文将从玄女形象的起源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及意蕴。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从玄女产生的过程看远古...
关键词:玄女 原始崇拜 道德伦理观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论被引量:3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24-25,共2页东南清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改革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文章分析高校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探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质 教育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伦理美德的重要作用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6年第8期24-24,共1页东南清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伦理美德的建设,深入地探讨伦理美德之于构建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意义、价值,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和谐社会 伦理美德 伦理支撑 
对网络传播的思考——传媒的复合发展走向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94-95,共2页东南清 
互联网是全新的传播媒介,网络不但使大众传媒的水平有了技术上的飞跃,也开启了传播观念和模式化的崭新思维空间。跨媒介传播现象从网络出现以来迅速发展,跨媒介传播将不局限于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而可能被充分利用于大众传播领域,...
关键词:网络 传播媒介 跨媒介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