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远

作品数:1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旅游开发丝路文化学科建设旅游业旅游景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特区经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旅游业对天水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被引量:2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87-90,共4页于志远 马建平 
基于2002~2013年天水经济发展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天水市12年间三大产业与旅游业的相关联性进行研究,通过运用关联度方法计算分析出旅游业对天水经济的拉动效应。结果表明:天水经济对旅游业的依存度越来越大;旅游业对天水经...
关键词:天水旅游业 关联度 拉动效应 
张家川滑坡的成因及防治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33-36,共4页于志远 毛学良 
张家川地处西秦岭山地与陇西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滑坡发育、活动频繁,但国内外研究者甚少。对2004年以来张家川滑坡状况分析发现,张家川滑坡主要是陡峻的山地、破碎的褶皱构造、疏松的黄土等因素造成的,针对发生机制,提出政府重视、采...
关键词:滑坡 成因 防治对策 张家川 
甘谷县梯田建设生态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16-119,共4页于志远 
运用相关分析、效益分析方法,就甘谷县梯田建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进量化计算,发现梯田建设能够蓄水保土培肥,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了农作物生长,增加了粮食产出率,使甘谷县的生态、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甘谷县梯田建设 协调发展 经济效益 
天水市农民国内旅游特征调查分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80-83,共4页于志远 董泱 
随着天水市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到大城市、著名旅游景点观光旅游,其旅游目的以探亲访友和观光旅游为主,形式单一,处于初级水平.农民出游时间集中于农闲时节,出游时间比较集中;出游距离较短;旅游消费主要集中...
关键词:天水市 农民国内旅游 旅游目的 消费结构 
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114-117,共4页于志远 
突发性自然灾害因为其突然、力量巨大、无法控制,容易给社会造成破坏和混乱,并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资源防御灾害系数,降低损失,抢救受灾旅游资源,恢复市场,加强媒体宣传,恢复游客信心,做好灾后旅游市场营销,恢复和重建灾后...
关键词:突发性 自然灾害 旅游业 对策 TOURISM 旅游资源 旅游市场营销 恢复 媒体宣传 防御灾害 低损失 重建 灾区 游客 系数 受灾 社会 抢救 破坏 控制 
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4-16,共3页于志远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综合性强、带动力大的产业,加快酒泉丝路文化的开发,对促进酒泉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城市整体功能,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客源市场的特点在空间上表现为境内与...
关键词:酒泉 丝路文化 客源市场 空间结构 需求特征 
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AHP分析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247-251,共5页于志远 
从酒泉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实际出发,选用特尔菲法(Dlephi)和层次分析法结合(AHP)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价.首先利用特尔菲法获取评价指标的基础资料,建立评价因子的具体定量标准,然后客观、有效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评价指标...
关键词:酒泉 丝路文化 旅游开发 定量评价 
立足地域优势,探索重点学科建设的新途径——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陇右文化”学科建设实践初探被引量:3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5-9,23,共6页雍际春 于志远 余粮才 刘雁翔 
立足陇右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天水师范学院创建陇右文化学科,并被列为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几年来,围绕陇右文化学科建设,初步构建了陇右文化学科体系及研究内容,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学术队伍。创建了优良的学术风气和用于支撑学科...
关键词:陇右文化 地域资源 学科建设 
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SWOT分析被引量: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52-55,共4页于志远 张旭亮 
酒泉的区域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决定着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向和未来。良好的气候条件、相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酒泉丝路文化的旅游开发,欠佳的旅游软环境和分散的景点布局制约着酒泉丝路...
关键词:酒泉 旅游开发 SWOT分析 
陇右文化及其学科构建被引量:4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75-78,87,共5页雍际春 余粮才 于志远 刘雁翔 
陇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陇右文化。陇右文化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积极意义。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从学科体系、学科队伍、课程...
关键词:陇右文化 基本内容 学科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