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晓云

作品数:43被引量:50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茶树茶园名优茶茶园土壤采摘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生理学报》《茶叶科学》《同位素》《江西农业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激活文化基因赋能茶品牌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茶叶通讯》2024年第4期553-557,共5页陈富桥 胡林英 伊晓云 姜仁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本业务费专项(1610212022011、1610212022010);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快速扩张,茶品牌体系日益丰富完善,但品牌建设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区域性品牌多但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少、区域公用品牌强但企业品牌弱、...
关键词:茶文化 文化基因 茶品牌 赋能 
关于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的思考被引量:8
《中国茶叶》2024年第11期1-6,共6页姜仁华 陈富桥 潘昌健 伊晓云 胡林英 林梦星 刘仲华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212022010、1610212024007);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ZDRW202420)。
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加快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是破解产业瓶颈的关键,为做强茶产业注入新动力、新要素和新动能。针对茶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克进展不快、茶业人才...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茶产业 创新驱动 
新式茶饮消费对传统茶消费意愿的反哺效应分析被引量:3
《茶叶科学》2024年第5期853-868,共16页张怡 胡林英 伊晓云 陈富桥 姜爱芹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212022010)。
新式茶饮是在传统茶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的产物。中国悠久的饮茶历史,为新式茶饮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传统茶丰富的风味以及包容性,成为新式茶饮创新的重要条件。新式茶饮消费是否会反过来影响传统茶消费?建立了一个新式茶饮消费影响...
关键词:新式茶饮 茶叶消费 反哺效应 
县域茶产业竞争力评估研究进展
《中国茶叶》2024年第8期48-51,共4页潘昌健 陈富桥 胡林英 林梦星 伊晓云 姜仁华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1610212022010、161021202201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ZDRW202420)。
系统评估县域茶产业竞争力可以为茶叶主产县制定差异化竞争战略和特色化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文章总结了县域茶产业竞争力评估相关研究的理论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并简述了评估结果的应用现状;指出了既有研究存在的理论框架适配...
关键词:茶产业 县域 竞争力评估 
长期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茶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被引量: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4年第3期605-614,共10页季凌飞 杨亦扬 倪康 吴志丹 江福英 尤志明 伊晓云 郭世伟 阮建云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2R1029006,2023R1027001);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 23)。
[目的]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是茶园实现“化肥零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土壤养分变化及茶叶产量的影响,为茶园合理高效施用有机肥提供参考。[方法]长期定位试验于2007年在福建省宁德市进行,供试茶树于2006年栽种...
关键词:茶园 有机肥替代比例 养分动态 天气变化 
氮肥和留养时间对夏秋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茶叶学报》2023年第4期14-20,共7页伊晓云 李晓嫚 曾建明 
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地方财政专项资金项目(NASC2019TI08)。
【目的】研究夏秋茶生产技术,提高夏秋茶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茶农收入。【方法】本研究设计RT1(留养28 d后采摘)和RT2(留养38 d后采摘)两个留养时间,CK(不施氮肥)、N1(全年氮肥用量300kg N·ha^(-1))和N2(全年氮肥用量600 kg N·ha^(-1)...
关键词:夏秋茶 氮肥 留养 产量 机械组成 氨基酸含量 
不同复合生态模式茶园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研究被引量: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年第4期722-731,共10页何晨 田琳琳 伊晓云 杨向德 李海涛 蔡延江 倪康 石元值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1YFD1601100);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复合生态茶园经济效益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差异,为茶园管理与决策优化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试验地位于浙江省,始于2012年。供试茶园包括单一种植(CK)、茶草复合(GT)、茶菌复合(BT)和茶禽复合(PT)4种生态模式,均已持...
关键词:复合生态茶园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土壤肥力指数 模糊综合评判法 
我国茶叶主产区有机肥重金属含量现状被引量:6
《环境科学》2022年第10期4613-4621,共9页伊晓云 方丽 杨向德 马立锋 刘美雅 张群峰 倪康 石元值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任务(CAAS-XTCX201601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900)。
调查分析我国茶叶主产区有机肥重金属含量可以为有机肥的安全使用提供指导,从而保障茶园土壤和茶叶质量安全.对2017~2019年期间收集的茶园施用的有机肥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种类有机肥的施用风险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
关键词:有机肥 重金属 超标率 合格率 累积风险 
中国茶树镁营养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9
《茶叶科学》2021年第1期19-27,共9页张群峰 倪康 伊晓云 刘美雅 阮建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900);国家茶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CARS 1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9-TRICAAS)。
镁是植物叶绿素的中心原子,直接参与茶树茶氨酸合成等酶促反应,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形成的作用已被广泛证实。然而,我国茶园主要分布在普遍缺镁的酸性红壤区,且茶园镁肥投入相对偏低。因此,茶树镁营养机制研究和茶园镁营养管理对促进...
关键词:茶树  营养 茶叶品质 
茶树品种对生物量累积与养分分配的影响被引量:8
《茶叶科学》2020年第6期751-757,共7页朱芸 尤雪琴 伊晓云 倪康 阮建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任务(CAAS-XTCX2016015)。
为明确不同品种茶树的物质、养分积累及分配特性,本研究以10龄的龙井43、薮北和奥绿茶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3个品种茶树的生物量以及养分量在地上部留存、新梢采摘、修剪和凋落物中的分配。结果表明,地上部留存的生物量以及新梢产量均为...
关键词:品种 生物量 养分 新梢 修剪 凋落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