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明

作品数:71被引量:67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茶树茶树新品种工厂化育苗早生遗传育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生理学报》《作物学报》《茶叶科学》《浙江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中茶108和中白1号引种至紫阳的品质成分变化
《中国茶叶》2025年第2期33-39,共7页易敏 陈仔良 刘毓杰 修春丽 曾建明 叶萌 丁长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602001-2)。
利用国家气象站的基本气象资料,对紫阳县和杭州市西湖区的气候条件差异进行分析,并根据观测中茶108、中白1号引种至紫阳县焕古镇以后的物候期变化,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分析引种前后两品种春季第一轮次一芽二叶新梢中品质成分含...
关键词:引种 中茶108 中白1号 非靶向代谢组学 气候条件差异 
双丙环虫酯对紫阳茶园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和农残评价
《中国茶叶》2025年第2期67-70,共4页赵德海 游新才 唐正和 邱红英 丁长庆 聂旺 李尤学 苏敏 陈仔良 曾建明 修春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602001)。
调查了紫阳茶园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和种群动态,探究了新型杀虫剂双丙环虫酯的最佳使用剂量和残留量。调查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在紫阳茶园每年出现2个虫口高峰期,第一发生时期从5月中旬开始到7月下旬结束,第二发生时期从8月下旬开始到1...
关键词:双丙环虫酯 紫阳茶园 茶小绿叶蝉 防效 农药残留 
优质高效出口茶基地建设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中国茶叶》2024年第12期1-6,共6页曾建明 马立锋 边磊 蒋清海 陈敏 刘静 查友洪 陈丽珍 阮建云 王新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项目(2021)。
中国是世界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但近年来出口茶产业发展速度缓慢。随着世界各国对茶叶质量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如何促进出口茶基地提质增效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产业现状,以“科学选择园址,奠定先天基础;合理茶园管...
关键词:出口茶 提质增效 基地建设 技术集成 集约经营 
优质高效出口茶基地高产稳产管护技术——以婺源为例
《中国茶叶》2024年第12期13-16,共4页马立锋 李延升 黄彤 杨向德 方丽 曾建明 陈敏 阮建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610212022008);中国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项目(202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
针对出口绿茶生产茶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茶园养分管理技术、机械深施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树冠培养技术为核心的出口茶园高效管护技术模式,在婺源示范应用后,实现了高产稳产。该模式既提高了茶叶品质,又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值...
关键词:婺源茶园 出口绿茶 管护技术模式 
适宜机采优质绿茶新品种中茶503选育报告被引量:1
《中国茶叶》2024年第5期48-53,共6页章志芳 曾建明 杨亚军 王新超 王璐 郝心愿 李小恋 
浙江省农业茶树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21C02067-3);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地方财政专项资金(NASC2019TI08);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TRICAAS)。
中茶503是从中茶108种子后代采用单株选择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宜机采的茶树新品种。经系统品系比较试验、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表明,中茶503属特早生种,产量中等。制烘青绿茶,干茶细紧卷曲、显毫、绿翠鲜活,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鲜、栗香显...
关键词:中茶503 新品种 机采 
基于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技术解析紫阳绿茶风味特征和生化成分差异被引量:1
《茶叶科学》2024年第2期316-328,共13页陈德权 任杨梅 何梦迪 李尤学 叶利利 薛华倩 曾建明 丁长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602001-2)。
为解析不同干燥工艺紫阳绿茶风味特征和生化成分差异,以6个硒香茶(烘-炒)和10个翠峰茶(烘)为材料,采用感官评价、生化成分检测、高分辨液质联用(UHPLC-Q-Exactive/TM)和多元统计等方法对茶叶的风味特征和生化成分进行分析。感官评价结...
关键词:紫阳毛尖茶 加工工艺 代谢组学 差异化合物 感官分析 
2023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茶叶》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李娜娜 王璐 郝心愿 丁长庆 黄建燕 叶萌 曾建明 杨亚军 王新超 
浙江省“十四五”农业(茶树)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21C02067-7);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绿茶品种改良岗位(CARS-19-01A)。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3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茶树育种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茶树育种技术的创新探索、茶树新品种的授权与登记情况。2023年度,茶树的品质成分形成、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生长发育、叶色变异等分子调控...
关键词:茶树 遗传育种 品种 
氮肥和留养时间对夏秋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茶叶学报》2023年第4期14-20,共7页伊晓云 李晓嫚 曾建明 
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地方财政专项资金项目(NASC2019TI08)。
【目的】研究夏秋茶生产技术,提高夏秋茶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茶农收入。【方法】本研究设计RT1(留养28 d后采摘)和RT2(留养38 d后采摘)两个留养时间,CK(不施氮肥)、N1(全年氮肥用量300kg N·ha^(-1))和N2(全年氮肥用量600 kg N·ha^(-1)...
关键词:夏秋茶 氮肥 留养 产量 机械组成 氨基酸含量 
2022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中国茶叶》2023年第5期6-11,共6页李娜娜 王璐 郝心愿 向云攀 王波 蔡琼梅 丁长庆 曾建明 杨亚军 王新超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绿茶品种改良岗位(CARS-19-01A);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21-TRICAAS);旺苍县茶种业现代农业园区培育项目。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2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2022年度,科研工作者在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转录组、同源和异源转化、分子互作等研究手段,大量与茶树逆境胁迫抵御、功能物质代谢、生长发育调控相关的遗传...
关键词:茶树 遗传育种 分子标记 品种 
茶树CsPHT1;3基因特性及其对硒的响应研究被引量:1
《茶叶科学》2023年第2期173-182,共10页郭丽娜 郝心愿 王璐 祁蒙 李晓嫚 任恒泽 郑青华 王新超 曾建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任务(CAAS-XTCX20190025-7);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富硒专项“236”计划项目(2019QCY-1.2)。
茶树具有较强的富硒能力,有关磷酸盐转运体参与硒吸收的分子机理研究较少。克隆茶树CsPHT1;3基因,并探究该基因的特性及对硒浓度和价态、pH、时间的响应,以及在不同聚硒茶树品系中的表达情况。基因特性分析表明,CsPHT1;3属于磷酸盐转运...
关键词:茶树 硒吸收 亚硒酸盐  PH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