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飞

作品数:35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主题:俄国文学布罗茨基俄罗斯文学文学俄罗斯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知识》《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当代外国文学》《译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十九世纪初俄国文坛的新旧文体之争
《外国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218-238,共21页刘文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17ZDA283)的阶段性成果。
十九世纪初的俄国文坛爆发了一场新旧文体之争,以希什科夫为首的传统派坚持文学和语言的民族立场,以斯拉夫传统抗衡所谓的“法国崇拜”,以卡拉姆津为首的革新派则主张让文学和语言接近日常生活和欧洲现代文学潮流。这场争论既是文学语...
关键词:俄国文学 新旧文体之争 卡拉姆津 希什科夫 
悼斯蒂芬·斯彭德
《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6期111-123,共13页约.布罗茨基 刘文飞 
二十三年之后,在希斯罗机场与边检官的交谈是简短的: “商务还是消遣?” “您认为葬礼属于哪一种?” 他摆摆手让我过关。
关键词: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我译布罗茨基“诗散文”被引量:1
《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6期124-128,共5页刘文飞 
布罗茨基的散文是与他的诗歌同时进入汉语的。1990年漓江版布罗茨基首部汉译作品集《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便收入王希苏和常晖翻译的《小于一》《哀泣的缪斯》和《文明之子》等数篇散文。1999年,笔者翻译的布罗茨基散文集《文明的孩...
关键词:布罗茨基 斯彭德 彼得 公民身份 等数 苏和 罗茨 复沓 仰望星空 曼德 
俄国书刊审查制与俄国文学中的“伊索式语言”被引量:6
《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5期57-70,共14页刘文飞 
俄国书刊审查制的历史几乎与俄国文学一样长久,俄国文学在与书刊审查制的冲突中体现出强大活力,也因此获得诸多颇具悖论色彩的特质。追溯俄国书刊审查制两个多世纪的历史,展示俄国书刊审查官在身份和心理、处境和作为等方面呈现出复杂...
关键词:俄国文学 书刊审查制 伊索式语言 
诗散文:布罗茨基的《悲伤与理智》被引量:2
《俄罗斯研究》2014年第5期3-25,共23页刘文飞 
杰出的俄语诗人布罗茨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英语散文家。他生前最后一部散文集《悲伤与理智》是他散文创作的集大成者。通过对这部文集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对布罗茨基散文的内容和形式、风格和特色有更深的认识。诗歌和散文之间早有"...
关键词:布罗茨基 散文 《悲伤与理智》 诗散文 
俄国文学中的“女性记忆”和“遗孀文学”——以《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为例被引量:1
《俄罗斯研究》2013年第3期15-44,共30页刘文飞 
俄国文学中的"女性记忆"是一个饶有兴味的文学史话题,一批杰出俄国女性作家自"白银时代"登上文坛,逐渐成长为俄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抒情诗、戏剧和短篇小说等文学体裁,俄国女性写作者的创作优势也体现在回忆录的写作上。在整个20世...
关键词: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 奥西普·曼德施塔姆 俄国文学 俄国 诗歌 女性记忆 遗孀文学 
赫尔岑《往事与沉思》的思想史意义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57-62,141,共6页刘文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资助计划
赫尔岑的《往事与沉思》是一部文学杰作,也是一座思想丰碑。它是"历史在一个人身上的反映",是赫尔岑个人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历史的写照;它是对19世纪中期那一代俄国知识分子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形象再现,揭示了"思想"在俄国成为一种"力量...
关键词:赫尔岑 《往事与沉思》 俄国思想史 
小说、文学与民族的文化崛起——以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为例被引量:3
《外文研究》2013年第1期48-53,100,共7页刘文飞 
一部小说能对一个民族的文学和文化、乃至整个民族的国际形象和世界地位产生多么重大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提供了两个出色例证。正是在这两部小说于19世纪60-70年代相继面世之后,整个世界才...
关键词:俄国文学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文化崛起 
“许多个父亲”:普里什文与俄国文学传统被引量:2
《外国文学》2012年第4期42-51,157-158,共10页刘文飞 
普里什文是多种俄国文学传统的综合继承者,与此同时他却又始终坚守其特色鲜明的创作个性。本文以20世纪俄国文学中这一独特而又典型的文学史个案为对象,通过对普里什文的文学出身、与高尔基的关系以及"普里什文风格"等问题的分析,试图...
关键词:普里什文 20世纪俄国文学 文学传统 
生者对逝者的造访,灵魂与肉体的对话——赏布罗茨基《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年第7期59-64,共6页刘文飞 
首先不得不提醒一句,在阅读、欣赏布罗茨基的这首《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БольшаяэлегияДжонуДонну)时,一定要持有充分的耐心,甚至要付出相当的毅力,因为原诗标题中的"大"(большая)字,可不是平...
关键词:约翰.邓恩 布罗茨基 哀歌 对话 肉体 灵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