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钱凤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体系称呼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生态伦理视域下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10-12,76,共4页孟娜 刘钱凤 
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伦理视域下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SJA2073)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让中国人为之欢呼、世界为之震惊的同时,我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却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从道德的视角关注生态问题,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背景下解决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关键词: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江苏省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被引量:9
《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11期99-100,共2页刘钱凤 
文章从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贴近实践教学方面阐释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就业观念的更新、立体教学模式方面阐述了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创业性就业环境的营造、全程化就业体系的构建方面进一步探讨创业...
关键词:就业指导 创业教育 评价体系 教育体系 
谈本三批次大学生的就业拓展被引量:1
《林区教学》2011年第11期114-115,共2页刘钱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以每年60万~70万的速度递增,如此大量的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三学生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与本一、本二的学生就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难点,因此...
关键词:本三学生 就业 渠道 
略论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解困”被引量:2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86-89,共4页刘钱凤 
关爱贫困大学生,不仅要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入学、就读方面的经济困难,还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排解他们的种种精神困扰,做到:学会自我调节,实现内心和谐;学会关爱他人,力求人际和谐;学会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高校 贫困大学生 成长 
从“双重虚无”到“双重超越”——弱势群体子女大学生成长的困境与对策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8-21,共4页刘钱凤 王晋 
为了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弱势群体子女大学生的成长问题需要引起必要的重视,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则需弱势群体子女自身来思考和行动。高校弱势群体子女在自身的成长中要避免走入"双重虚无"的困惑,即使无意走进也需及时在班级辅导员的...
关键词:弱势群体子女大学生 “双重虚无” “双重超越” 
欲望的舒缓 人性的张扬——《牡丹亭》和《麦克白》两剧主题比较研究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08年第5期40-43,共4页刘钱凤 张智义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剧目,至今仍是我国戏曲院团的保留剧目。国内的比较文学学者一般都倾向将其同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研究.譬如陈瘦竹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对此就已展开了深入探究。但将...
关键词:《牡丹亭》 《麦克白》 《罗密欧与朱丽叶》 欲望 张扬 人性 80年代 莎士比亚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之意指与误指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63-66,共4页刘钱凤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不是不要纪律、不要共性,也不是只要人文教育不要科学教育,而是指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科学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抽象地谈论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将会给...
关键词:教育 以人为本 意指 误指 
永恒的魅力——浅谈叶赛宁诗歌的特点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05年第2期34-35,17,共3页刘钱凤 
叶赛宁通常被誉为"乡村诗人"、"田园诗人",而本文仅从把他看作纯粹的抒情诗人的视角去分析叶赛宁抒情诗歌的几大特点,揭示出他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叶赛宁 抒情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