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杰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史记》南宋白居易《琵琶行》文学评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古典文学知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东疆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从南宋闽僧的话头看《沧浪诗话》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59-62,共4页刘雅杰 
无论是杨歧派看话禅所崇尚的妙悟 ,即神秘的体验方式 ,还是它对文字障碍的超越 ,以及它所追求的羚羊挂角的境界 ,都和严羽的《沧浪诗话》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杨歧派的话头 ,有的是《沧浪诗话》的理论准备 ,有的是对《沧浪诗话》论断的超...
关键词:话头 妙悟 语障 翔羊挂角 《沧浪诗话》 
白居易《琵琶行》的多重文化意蕴被引量: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99-102,共4页刘雅杰 
《琵琶行》具有多重文化意蕴 ,必须从多个角度切入进行解读。琵琶作为一种乐器 ,它的情感负载的内容基本是固定的 ,主要用于抒发幽怨哀伤的情感。琵琶生成期所形成的这种原始基因 ,在《琵琶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关键词:文学评论 白居易 诗歌 <<琵琶行>> 文化意蕴 
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文献背景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6期46-48,共3页刘雅杰 
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但文笔优美,境界浑融,而且蕴含着大量的文献典故。解读这首词.除了着眼于艺术鉴赏外.还必须找到它的文献依托。只有这样,才能在大文化的视野下进行观照.发掘出更多的有价值的因素。揭示其中所...
关键词: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文献背景 
美酒香草 招魂续魄——唐代招魂诗文论析
《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6期39-43,共5页刘雅杰 
《楚辞·招魂》是一篇千古奇文。关于这篇作品,一说是屈原所作,招楚怀王之魂;一说是宋玉所作,招屈原之魂;也有的说是屈原自招其魂。《招魂》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疑案,同时也是一个奇特的艺术原型,后代许多学者对它进行考...
关键词:招魂习俗 唐代文人 屈原 全唐诗 中国文学史 作品 楚辞 上巳节 艺术原型 宋玉 
《史记》蕴含的人格魅力
《东疆学刊》1999年第2期85-87,共3页刘雅杰 
透视《史记》的篇章,我们可以发现司马迁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他本人身上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蕴含着巨大的人格魅力。也即坚持正义、忠于祖国的高贵品格;忍辱发愤的顽强毅力;勇敢坚定的求实精神。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人格魅力 
李奎报对中国诗歌创作的“主意”论
《东疆学刊》1997年第4期69-71,共3页邹志远 刘雅杰 
结合“以意为主”的诗学观在中国诗学中的流变,以及“意”在李奎报诗歌本质论中的特定内涵,来分析、研究李奎报对中国诗歌创作中“重意”这一审美趋向的两种理论批评倾向。其一,李奎报关照到中国诗歌创作中“意”的思想性,即重视诗...
关键词:李奎报 诗歌创作 “意” 以意为主 中国诗歌 文学观 思想内容 柳宗元 诗歌批评 现实性 
《史记》中人物命运悲剧归因浅析被引量:3
《东疆学刊》1997年第2期54-56,共3页徐延庆 刘雅杰 
《史记》中人物命运悲剧归因有以下几种:一、忠贞报国而死;二、变法维新而死;三、恪守节义而死;四、争权夺利而死;五、谗陷遭嫉而死;六、过错失谋而死。
关键词:命运悲剧 司马迁 《史记》 归因 项羽 变法维新 反动本质 刘邦 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人物 
透视苏轼词风对南宋豪放派的影响
《东疆学刊》1996年第4期45-47,共3页刘雅杰 
南宋豪放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它的形成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具体因素促成的。在诸多要素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苏轼对南宋豪放派的影响。
关键词:豪放派 苏轼词 南宋 苏词 中国文学史 豪放词 曲子词 社会历史条件 艺术风格 风格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