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良

作品数:15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诉讼保险法律援助人民法庭正义思想正义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河北法学》《教育与职业》《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诉讼保险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研究被引量:1
《中国保险》2019年第3期54-58,共5页文华良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民事案件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权的配置和运行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BS044)
诉讼保险的发展和成熟,必将促进更多的人接近司法,获得更专业的法律服务。诉讼保险是一种相对新型的保险,尤其对律师来说,它是有着相当吸引力的年轻保险。然而追溯诉讼保险的过去,它也有一段值得敬重和景仰的发展历史。诉讼保险的成形...
关键词:成形 诉讼 法律 发展 保险 服务 景仰 
诉讼保险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研究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74-80,共7页文华良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民事案件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权的配置和运行机制研究"(2016BS044)
诉讼保险演变和发展复杂而漫长,但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已被人们广泛认可和接受。诉讼保险大致经历了以下转变过程:由早期运作和界定的混乱,保险监管部门不认可,甚至有的法律禁止经营,发展到现在的普遍支持;由最初只对交通事故的诉讼提...
关键词:诉讼保险 诉讼费用 保险范围 监管 
诉讼保险与法律援助之制度差异探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10期31-34,43,共5页文华良 尹志勇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民事案件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权的配置和运行机制研究"(2016BS044)之阶段性成果
诉讼保险和法律援助是当事人诉讼费用转移的两种方式。两者都能将当事人的诉讼费用或者其他法律服务费用转移给案外第三人承担,促进底层群众更易接近司法。但是,两种制度的产生、适用范围、适用对象资格、提供服务的形式各有不同。研究...
关键词:诉讼保险 法律援助 制度差异 
论诉讼保险下当事人诉讼行为的选择
《理论月刊》2017年第8期99-103,128,共6页文华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XJA820002);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6SFB5012)
民事诉讼中成本与效益的考虑,制约着当事人实施或放弃诉讼手段,也制约其具体诉讼行为的选择。诉讼保险分担了当事人的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等风险,必然会影响当事人作出案件起诉或撤诉的决定,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何时与何种情况起诉或撤诉...
关键词:诉讼保险 诉讼行为 诉讼费用 
从性质定位探讨案例指导制度被引量: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9-74,共6页文华良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当事人诉讼费用转移机制研究"(14XJA820002)的研究成果
判例法是英美法系的主要法律渊源,而对于大陆法系来说制定法是他们的主要渊源,他们的判例制度是补充,处在法律体系中的辅助地位。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与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和大陆法系的判例制度都有差异。根据我国现有法律体制和指导性案...
关键词:案例指导 性质定位 效力 
变革与互补:瑞典法律援助和法律费用保险考查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8期68-73,共6页文华良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当事人诉讼费用转移机制研究"(14XJA82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瑞典法律援助惠及人群普遍,覆盖领域广泛,公民享有较好的平等司法权。但是,政府负担太重,管理组织复杂和费用昂贵。基于此,近期瑞典政府对法律服务政策进行了改革,缩小了法律援助的范围,申请援助前强制要求法律咨询,引进"合作式对话"解...
关键词:瑞典 法律援助改革 法律费用保险 互补 
当事人陈述差异化研究被引量:4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65-68,共4页文华良 
民事诉讼当事人陈述是一个不甚清晰的概念。此概念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大量使用,但内涵和外延经常出现混乱甚至矛盾的情形,其原因主要是对主张性和证据性当事人陈述区分的界限模糊。司法实务界对当事人陈述的这两种差异不重视以致认识...
关键词:主张性 证据性 当事人陈述 差异 
印度ADR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以“人民法庭”为视角被引量:1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23-126,共4页文华良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事执行的现代转型与制度创新--以威慑机制和人权保障的冲突与融合为背景"的阶段性研究成果(08BFX072)
"人民法庭"是印度重要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人民法庭"既有古老的纠纷解决传统,又有现代法律援助的特点,最初在民间存在和发展,后来国家多次立法明确规定。"人民法庭"在其发展运行过程中曾遭遇困境和低谷,也有相应解决对策的探索。通...
关键词:ADR "人民法庭" 发展 困境 
援助与纠纷解决:对印度“人民法庭”制度的考察被引量:1
《河北法学》2012年第11期157-162,共6页文华良 
印度"人民法庭"为普通民众特别是社会底层民众能够接近司法提供了一个渠道。印度法律明确规定了它的组织机构、受案范围、经费来源和组织成员等。"人民法庭"具有受案范围较广、选择自愿、程序快捷、裁决终局、解决案件免费等特点,它既...
关键词:印度 “人民法庭” 特点 启示 
和谐社会要义: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探寻与启示
《前沿》2010年第8期45-47,共3页文华良 
正义是人类社会恒久而常新的话题,是人类对理想社会追求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马克思十分关注正义问题,他认为正义是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社会政治制度有密切的联系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剥削制度、非正义的制度,终究要被消灭。马...
关键词:马克思 正义 生产方式 自由 和谐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