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凡

作品数:19被引量:23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方言汉语方言连读变调声调方言语法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科技学院学报》《语言科学》《语文研究》《华北地震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冀16井水温潮汐及其长期变化特征
《华北地震科学》2024年第4期78-85,共8页任佳 王秀英 李小凡 罗娜 王静 
河北红山巨厚沉积与地震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项(DZ202111060002)。
利用冀16井连续4年水温观测数据对该井水温潮汐现象展开研究,通过对该井水温观测数据与体应变固体潮理论值对比、井水温潮汐与体应变固体潮相对相位变化对比、井水温潮汐日变及不同时段变化幅度的长期变化特征的研究,认为冀16井水温观...
关键词:冀16井 水温观测 潮汐效应 日变特征 长期变化特征 
徽州方言古全浊声母无条件分化成因新探被引量:1
《语文研究》2015年第2期53-57,共5页李小凡 池田健太郎 
徽州方言古全浊声母清化后无条件地分化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哪些字送气哪些字不送气因地而异。其成因众说纷纭。文章对此提出新的看法:这是在不同时空中发生的不同性质的音变在晚期共时层面上的映射,其中既有早期单音系内部自生的区域...
关键词:徽州方言 古全浊声母清化 无条件分化 叠置式音变 区域分化和扩散 系统整合 
闽粤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文白异读和历史层次被引量:1
《语言学论丛》2014年第2期187-208,365,共23页李小凡 
中古全浊声母今读在各方言中呈现出多种不同类型,有的保持原来的音类格局,有的虽并入清声母但音类内部未曾分化,有的虽发生了音类分化但条件分明,粤方言和闽方言则在不同范围内发生了无条件音类分化,并伴有文白异读。这种无条件分化是...
关键词:粤方言 闽方言 全浊声母 文白异读 历史层次 条件式音变 扩散式音变 
《拍掌知音》“劳”“鲁”二韵音值拟测被引量:2
《方言》2013年第2期137-140,共4页曾南逸 李小凡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百多年来闽南方言词汇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2CYY044)
泉州方言韵图《拍掌知音》约成书于17世纪,该书存在"劳""鲁"分韵的特征。文章将历史比较法和文献考证法相结合,根据现代方音以及明本戏文《荔镜记》和《明刊三种》的押韵情况,讨论《拍掌知音》"劳""鲁"两韵的分合及其音值拟测问题。证...
关键词:《拍掌知音》 现代泉州方言 “劳”韵 “鲁”韵 “老”韵 《荔镜记》 《明刊三种》 
从明清戏文看泉州方言体标记“咧”的语法化被引量:5
《中国语文》2013年第3期205-214,287,共10页曾南逸 李小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百多年来闽南方言词汇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12CYY044)"的资助
泉州方言的虚词"咧"可以标记完成体、进行体和持续体。它与明清泉腔戏文8种相关格式中的"处"平行对应,这8种格式的消长兴替表明,体标记"咧"源于介词结构"在+只/许处"。但"咧"并不是介词"在"的进一步虚化,而是充当介词宾语的处所词"处"...
关键词:泉州方言 体标记 介词结构 方所指代词 语法化 音变 
平话的归属和汉语方言分类被引量:5
《语言科学》2012年第5期509-517,共9页李小凡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平话划为独立的大方言,学术界对此存在疑虑和犹豫。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类型是汉语方言分类的主要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勾漏粤语应归属平话,晋语应回归官话。徽语是独立的混合型方言。赣语和客家话是根据文化认同分立...
关键词:平话 勾漏粤语 汉语方言分类 九大方言 
王力《汉越语研究》对历史层次的探索和启示
《语言研究集刊》2012年第1期27-34,352,共10页李小凡 
王力先生的《汉越语研究》(1948)将越南语的词汇系统分为越语词和汉越语词两层,将汉越语词的字音系统分为汉越语、古汉越语和越化汉语三层。王力先生半个世纪前对历史层次的探索至今仍富有启发性。
关键词:王力 汉越语 历史层次 原始语构拟 
两广毗连地区汉语方言的归属被引量:3
《语文研究》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李小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项目编号:08JJD740058)的资助
文章从汉语方言分类的全局着眼,探讨两广毗连地区汉语方言的类别和归属,并对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类型在方言分类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勾漏片粤语和桂南平话是中古全浊声母今读不送气清音的一大方言。
关键词:方言分类 浊音标准 粤语勾漏片 桂南平话 
吴语的“清音浊流”和南曲的“阴出阳收”被引量:3
《语文研究》2009年第3期37-44,共8页李小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项目编号:08JJD740058)的资助
吴语的"清音浊流"有四个要点,据此可以解读明末沈宠绥提出的南曲"阴出阳收"唱法之谜,而沈氏关于"阴出阳收"的描写则提供了400年前已有"清音浊流"的证据。
关键词:吴语 清音浊流 南曲 阴出阳收 
闽南方言连读变调新探被引量:12
《语文研究》2008年第2期47-52,共6页陈宝贤 李小凡 
文章在分析闽南方言连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以基字为核心的分析模式。闽南方言的语流可根据连调划分为一个个以基字为核心的单位,每个单位内有且只有一个基字,它对整个连调单位的声调表现起关键作用。基字(J)前面可以有基前字(q),后...
关键词:闽南方言 连调分析模式 连调单位 基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