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背景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杂志》《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张飞形象演化中的巴文化元素
《文史杂志》2023年第2期63-68,共6页王方 
张飞形象经历了一个由史传记录到民间传说再到文学创作的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巴文化的融入和渗透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充实作用。张飞形象从历史故事的生发,到外在形貌的塑造,再到内在性格的呈现,都折射出鲜明的巴文化元素。张飞形象...
关键词:历史原型 民间传说 文学创作 巴文化 
论胡适诗学中诗性的衍化历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68-176,共9页曹万生 王方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04XZW007)阶段性成果
胡适与梅光迪、任鸿隽(叔永)之论辩,表面是文言与白话之争,本质却是白话诗的诗性之争。胡适在初期白话诗学中主张用白话,强调清楚明白,强调用白话写的即是诗,忽略诗性,论辩中的任鸿隽、梅光迪主张重视诗性。1918年后,胡适逐渐改变关于...
关键词:胡适 白话诗 诗性 音乐性 影像 
李劼人“大河小说”影响力初探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第2期206-217,共12页谢应光 王方 
四川省重点人文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现代作家在欧洲”(13DFWH—003)阶段性成果
1999年,香港《亚洲周刊》组织评选了"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涵盖大陆、香港、台湾的作家在内,作品既有长篇小说也有短篇小说,评委是国际上公认的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评选方式是由专家打分综合排序,结果李劫人以长篇小说《死水微澜》...
关键词:李劼 小说史 李劫人 北京燕山 亚洲周刊 微澜 综合排序 暴风雨前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评选方式 
《雅舍小品》与梁实秋的文学观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7期31-37,共7页王方 谢应光 
《雅舍小品》综合体现了梁实秋的文学观。他反对把文学当作工具,提倡文学的独立性;反对载道的文学,提倡人性的文学;反对滥情的文学,提倡理性的文学。这种文学观在今天依然具有正面价值。
关键词:《雅舍小品》 文学独立性 人性 理性 
“理工科大学生与人文经典”调查分析——以西华大学为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46-149,共4页谢应光 王方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高校通识教育背景下的中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项目编号:09JG205)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人文经典在帮助理工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树立理想主义、培养审美情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这一认识,西华大学对本校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经典接受情况作了调查,认为理工科大学...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人文经典 调查 分析 
通识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与策略被引量:9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67-70,共4页谢应光 王方 冯永泰 黄进 
四川省教改项目(T09232)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坚持教化人格、传承文化、培养治事治学能力的教育理念。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彰显自身特色。在公共必修课程等占有较大学分比例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采取"精"、...
关键词:通识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设置 理念 策略 
叩问存在:《祝福》的文化意蕴再阐释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7-20,共4页王方 
作为经典文本的小说《祝福》因其内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需要从多个视角切入进行多维解读。在社会政治和历史文化模式的基础之上对《祝福》中祥林嫂这一符码重新解读,则可突破既有解读模式,将祥林嫂视为知识分子的自我隐喻,表征着知识分...
关键词:祥林嫂 鲁迅 知识分子 存在 
费密的《弘道论》与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
《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5期127-132,共6页曾加荣 王方 
《弘道书》是清初学者费密的一部重要著作,集中体现了费氏的儒学观点,以汉儒为宗,力倡实学,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提出了自己的道统论和中实思想。胡适有感于《弘道书》的独特价值,对费氏家学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是近现代学术研究中,对费密...
关键词:费密 弘道书 胡适 实用主义 
80年代文学:新时期文学的逻辑起点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8,共8页曹万生 王方 
1980年代的文学,在四个方面对整个新时期文学作了奠基:价值观上,经历了从人道主义大写的人到存在主义小写的人的探索,颠覆了"当代文学"的"政治文学"体系;方法论上,经历了从本质的人到现象的人、从古典思维到现代思维的革命,建立了新的...
关键词:80年代文学 新时期文学 逻辑起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