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鲁华

作品数:18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河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尼采传统形而上学建构性虚无主义视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黑河学院学报》《学理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长江丛刊》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用型转型”烛照下“创意写作”课程创设探析
《长江丛刊》2019年第15期83-84,共2页贾鲁华 
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XJG201613)
在"应用型"转型的语境中,转型高校面对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就挑战而言,转型高校势必会在转型过程中面对凸显出的问题进行伤筋动骨似的改革;就机遇而言,转型高校必然会在转型过程中经历脱胎换骨似的发展。近些年来,"创意写作"课程的创...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 创意写作 问题呈现 
“互联网+”时代电视文化传播的品牌建构被引量:1
《今传媒》2017年第11期138-139,共2页于胜男 贾鲁华 徐君 
黑河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互联网+时代电视娱乐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RWY201601)
电视娱乐与互联网的结合从“+互联网”到如今的“互联网+”,是技术路径的延展到互联网思维嵌入媒体生产的新理念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电视娱乐文化传播亟需转变生产观念,与时俱进地在电视娱乐文化传播品牌的树立、建设及影响力方面进...
关键词:“互联网+” 电视娱乐文化 品牌 
一种底层文学的书写方式——以阿成的《咀嚼罪恶》《忸怩》和《马尸的冬雨》为例
《黑河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95-98,共4页贾鲁华 刘冰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世纪"底层文学"论争研究>(12542171)
分析阿成三部长篇小说可看出,阿成以其平民视角展现底层社会生活面貌,犹如生活本身的无始无终、枝枝蔓蔓、无所穷尽。阿成文学作品的独特价值在于,以各种各样的叙事策略构造着无秩序而又枝蔓丰富的叙事结构,同构着底层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阿成 底层文学 文学书写方式 
荒诞叙“史”和“公道话”——《老生》摭谈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1期113-116,共4页贾鲁华 张莹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世纪底层文学论争研究"[12542171]的阶段性成果
贾平凹的《老生》刊于《当代》2014年第5期,刊出后,“民间写史”、“重拾历史文化传统”等赞誉接踵而至、不绝于耳。单行本于2014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4月25日,贾平凹凭借《老生》获得第13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年度...
关键词:老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史”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公道 荒诞 历史文化传统 《当代》 
“国家”、农民经验与农村幸福生活的构想——重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5年第11期113-119,共7页贾鲁华 乔焕江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2542171)的阶段性成果
主导性文化氛围加固了人们对苦痛的体验,继而使其获得了公共性的认同,但同时也使我们对文学文本及其所处时代的解读产生了一种结构性盲视。1978年文学作品所处的尴尬处境由此或可得到解释:一方面,对“文革”与“四人帮”的揭露和批判...
关键词:《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国家” 幸福生活 社会学意义 重释 农村 经验 农民 
边地民俗风情的诗意传达——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独特书写方式
《作家》2014年第08X期20-21,共2页于冬梅 贾鲁华 
文学是现实的,其审美性的价值取向也只是其介入现实的一种方式。如若在这种思维的烛照下对《额尔古纳河右岸》进行解读,我们就能够发现这种边地民族文化书写与诗意化的写作方式的独特价值所在:这种类似于海德格尔寻觅"诗意的栖居"式的"...
关键词:自然家园 诗意传达 逆行精灵 迟子建 独特书写方式 
从虚无主义到新价值观念的确立——尼采的建构性思想探析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4年第3期26-31,共6页贾鲁华 
黑龙江省社科重点项目"从解构到建构:西方后现代思想理论的系谱研究"阶段性成果
毫无疑问,尼采的思想是一种极具“革命性”的文化形态。其“革命性”不仅仅体现在它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本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确立了以“权力意志”为核心的新的价值观念,为传统形而上学之后的价值虚空的文化体系建立了...
关键词:尼采思想 价值观念 虚无主义 建构性 传统形而上学 文化形态 否定性思维 批判性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赫塔·穆勒与莫言
《戏剧之家》2014年第15期275-275,共1页祝志春 乔玉伟 贾鲁华 宋菲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诺贝尔文学奖视域下的赫塔.穆勒与莫言的比较研究>(13C033)
主体间性理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维,在这一理论视角下的文学世界的研究对于深层次创作心理和作家艺术思维的研究大有裨益。论文针对赫塔·穆勒与莫言的文学世界进行这一方面的探究。
关键词:主体间性 赫塔·穆勒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视域下的莫言文学创作研究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14年第15期271-271,共1页王井荣 乔玉伟 贾鲁华 宋菲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诺贝尔文学奖视域下的赫塔.穆勒与莫言的比较研究>(13C033)
莫言的文学世界是根治在中国文化的土壤当中的,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视域中对莫言的文学世界进行研究,就深入到作家的创作思维维度,高密东北乡就是莫言文学世界的发源地。
关键词:莫言 文学创作 高密东北乡 
后现代主义视阈中的尼采美学思想
《黑河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20-23,共4页贾鲁华 
黑河学院院级课题<尼采美学思想的后现代延展>(RW200914)
当我们置身当下"后现代"语境中,重新回视西方美学历史时,尼采那幽灵般的思想横贯始终、震古烁今,他如同一枚定时炸弹,将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炸成"碎片",使柏拉图开创的传统形而上学陷入了重重困境,并预示了传统形而上学向"后现代"的多元化...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传统形而上学 视角主义 系谱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