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烈炎

作品数:24被引量:12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埃森曼解构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学海》《中国艺术》《东南文化》《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理图式与路径设计--《从乡愁到乡建》阅读札记被引量:1
《工业工程设计》2022年第1期100-102,共3页邬烈炎 
写在农村田野与村镇景观上的文化记忆,诉说描述不尽的乡愁情节,以及对它的建设、设计及艺术氛围的营造的期盼,是设计学者们的热门话题与课题。汪瑞霞的专著《从乡愁到乡建--江南村镇的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是这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是...
关键词:文化记忆 路径设计 乡愁 景观设计 热门话题 艺术氛围 学理层面 阅读札记 
无障碍设计工作坊被引量:2
《中国艺术》2021年第4期94-94,共1页邬烈炎 
2009年10月,国际著名建筑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教授尤斯·欧斯特豪斯教授与团队来到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开展了第一次参数化空间工作坊教学,完成了一件双层多曲面的建造作品,并由此开启了高校参数化设计的教学模式,设计了...
关键词:多曲面 无障碍 著名建筑师 建筑学 参数化设计 工作坊教学 设计工作坊 设计院校 
基于声景的园林景观装置设计研究被引量:11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0年第6期118-123,共6页施煜庭 邬烈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6ZD06);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DGZHPCS1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9SJA0380)。
以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艺术类院校公共空间中声景元素的类型和分布进行采样和分析,将其分为自然声、人工声和人文声3种典型的声景元素。对声景元素的听觉评价结果显示,人工声中的机械切割声和交通车辆声评价较差,人文声中的乐器练习声...
关键词:声景 园林景观装置 跨学科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被引量:4
《中国艺术》2019年第5期45-55,共12页邬烈炎 
一、历史沿革与现状面貌刘海粟等于1912年创建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颜文樑等于1922年创建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科、音乐科,在1952年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设址无锡。1957年迁址南京,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
关键词:艺术专科学校 南京艺术学院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刘海粟 艺术系 颜文樑 
课程设计:建构实验性教学被引量:5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6,共6页邬烈炎 
本文是一份备课文本。在对艺术设计的极致性案例进行解读,对教学的现实情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从学理的层面,呼唤实验性教学的出场,并从目标、资源、特征、设置、内容、方法、课案等方面,进行了构想、描述、实践、记录。结合南京艺术学...
关键词:课程设计 实验性教学 艺术设计 
水乡与雾都:黄海水彩画意解读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5期222-224,共3页邬烈炎 
黄海的水彩画有着炫技般的华彩和涂鸦般的恣意轻松,他的"水乡"显得自然而巧合,"雾都"也有着悦目养眼的轻松意象。他的作品是水彩画本性演绎的示范级之作,它从不同的技巧中叙述水彩作画的趣味所在,揭示水彩艺术的本真价值。
关键词:黄海 水彩画 水乡 雾都 
多彩的窑变——关于李永清漆艺术之路的记录与描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1期232-233,共2页邬烈炎 
2009年盛夏,李永清以漆画《永恒的记忆》一举拿下中国美术最高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如果说李永清在这之前已在中国漆画界拥有相当的知名度,而这块有些迟到的金牌就更加明确了他的地位,大大提升了他的专业影响.同时,这块金牌也是...
关键词:漆艺术 《永恒的记忆》 中国美术 2009年 创作活动 知名度 漆画 金牌 
多彩的窑变——关于李永清漆艺术之路的记录与描述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4年第1期14-16,共3页邬烈炎 
2009年盛夏,李永清以漆画《永恒的记忆》一举拿下中国美术最高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如果说李永清在这之前已在中国漆画界拥有相当的知名度,而这块有些迟到的金牌就更加明确了他的地位,大大提升了他的专业影响。同时,这块金牌也...
关键词:李永清 艺术之路 扬州漆器 中国美术 装饰手法 创作活动 沈福文 工艺美术大师 髹饰 艺委会 
白色梦幻:石膏像事件被引量:1
《艺术学研究(辑刊)》2012年第2期68-77,共10页邬烈炎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颜文樑,变卖家产购置了460件经典名作级石膏像,从法国运到苏州,后又迁至无锡、南京,在素描学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终毁于“文革”。它们构成了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史中的传统事件。本文...
关键词:颜文樑 雕像 写生教学 影响 反思 
感受形式的意味被引量:10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年第1期173-176,1,共4页邬烈炎 
一形式的概念既古老又新意不断,既单纯又歧义丛生。人们对形式的意义在不断地反思又不断地质疑,偏颇与张扬不断交替,编织并进行着质的延伸,而对形式的表现令人痴迷忘返。自从克莱夫.贝尔说了著名的句子: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关键词:有意味的形式 感受 歧义 句子 贝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