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兆华

作品数:6被引量:6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句式介词疑问语气词《广韵》《中原音韵》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语言研究》《中国语文》《语文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疑问副词“何忽”被引量:3
《语文研究》2002年第4期4-8,18,共6页钟兆华 
“何忽”、“那忽”是汉语史上两个尚待认识的虚词。通过分析比较 ,作者判定它们是一组同义词。文章力图通过较为详实的引例 ,探讨它们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及构成方式。经考察 ,作者认为 ,“何忽”、“那忽”在语句中的基本职能是充当...
关键词:何忽 那忽 疑问副词 偏正结构 
汉语牵涉介词试论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137-141,共5页钟兆华 
“苹果不用削,连皮吃。”这是《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年本)分析介词“连”的第一个义项“表示不排除另一有关事物”时的三个例子之一。这一例子的有关成分之间关系最明确。当“吃苹果”的行为发生或进行时,介词“连”把苹果的“皮”...
关键词:介词 现代汉语 句式 进行时 汉语史 义项 动词 例子 史实 同一 
语气助词“呀”的形成及其历史渊源被引量:15
《中国语文》1997年第5期367-372,共6页钟兆华 
本文以宋元音变为立论的依据,对语气助词"呀"作历史的探讨。文章认为,[ia]是个历史久远的语气助词。元代以前用以体现[ia]这个语气的,是《广韵》"麻"韵系的"也"及"耶"、"邪"。宋元音变的结果,"也"的音读演变为《中原音韵》的"车遮"韵。...
关键词:语气助词 中原音韵 感叹词 象声词 音变 西厢记 广韵 现代汉语 用例 疑问语气 
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27
《语文研究》1997年第1期2-9,共8页钟兆华 
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与发展钟兆华(一)吗,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它的用法可以概括为二:1、用于是非问句末尾;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这在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里有过...
关键词:疑问语气词 “么” 《红楼梦》 《歧路灯》 《绿窗新话》 《广韵》 《中原音韵》 西厢记 无名氏 用例 
汉语“介宾·动宾”句式中介词的历史递换被引量:3
《语言研究》1996年第2期28-39,共12页钟兆华 骆琳 
汉语“介宾·动宾”句式中介词的历史递换钟兆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八百词》在“向”条介词下分列了两个义项:1.跟名词组合,表示动作的方向(下略)。2.引进动作的对象,跟指人的名词、代词组合,只用在动词前。...
关键词:句式 “就” 中介词 现代汉语 介宾 动宾短语 介词的宾语 介词“问” 词汇意义 语法功能 
近代汉语完成态动词的历史沿革被引量:11
《语言研究》1995年第1期81-88,共8页钟兆华 
关键词:完成动词 近代汉语 完成态 复合式 “了” 现代汉语 搜神记 拍案惊奇 “已” “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