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红艳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内圣外王同构视域政治哲学道家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思政理论课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道家视域下的“身国同构”与“内圣外王”被引量:4
《江淮论坛》2018年第3期81-85,共5页阚红艳 
2017年安徽省重点基地"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招标项目(SK2017A0162);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ZX112)
"身国同构"与"内圣外王"都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命题,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但是长期以来在道家语境内,两者常常被混同。二者在要素构成、治道精神上相近,但各自蕴含的理论指向使得二者之意义产生明显的差异。"身国同构"通过身与国的比...
关键词:身国同构 内圣外王 道家 政治哲学 
论宋明理学唯意志论走向——以“意”、“志”为论述中心被引量:2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阚红艳 
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招标项目"朱熹自然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SK2014A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意"与"志"在《说文解字》中意义相差无几,都是指"心之所之",即个体主观的意向,但宋明儒对二者在理论建构中的应用却大不相同。此二者最后在明季都发展为唯意志论,其与实学思潮一同宣告了心学的终结。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唯意志论 
“意见”视角下的戴震哲学
《学术界》2016年第9期177-183,327,共7页阚红艳 孙超 
2014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4A241)的成果之一;2016年安徽省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项目(Szzgjh1-1-2016-4)"<原理>课校本资源利用与教学方法综合创新"的工作成果
戴震视程朱离情之"理"为"意见",并斥之为"以意见杀人",但同时,戴震之"理"亦面临困境,有转变为"意见"的可能。故而他提出"以情絜情"作为消解"意见"之道,"以情絜情"所体现的意义在于,戴震把方法论作为其理论的重要部分,把思想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意见  以情絜情 方法论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90-93,126,共5页阚红艳 陆建华 
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招标项目"先秦儒;墨;名;法思想中的老学因素"(项目编号:SK2015A019)
先秦儒家思想与老子思想有深刻联系,可以说,老子思想给先秦儒家提供了丰富的给养,先秦儒家思想有着浓厚的老学因素。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集中体现在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解读与借用,对老子取法于水的致思路径的效仿,对老子反战思想以...
关键词:老子 先秦儒家 无为  虚静 
《淮南子》道法思想管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59-62,71,共5页阚红艳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会通的当代审视"(SK2014A241)
《淮南子》中蕴含有丰富的法治思想,从总体上来讲这是一种道法思想;它是把法家与道家、儒家思想融合而成的产物,主要体现在法与道,与势、术、时以及礼义的关系;这种集先秦百家之长的道法思想对当今我国的法治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淮南子》 道法思想 法治 礼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会通的当代审视被引量: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6期49-50,57,共3页阚红艳 
2014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241);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yfc100095)
具有意识形态主导功能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并存构成了我国多种文化样态中的主流文化,两者的有效会通融合有着特殊的文化语境和方法原则。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现代化 文化软实力 
儒家视野中“诚信”观念的现代转化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26-28,共3页阚红艳 
安徽省思政理论课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1SZKJSGC8-4)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诚信"当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倡导,而"诚信"在中国儒家文化中源远流长。从其历史流变中可以发现,儒家视野中的"诚信"观念带有本体论、德性论和内在约束的特征,这些都已经不太适合现代化和公共性转型中...
关键词:儒家 诚信 现代转化 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考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4-6,16,共4页阚红艳 王素玲 
安徽省思政理论课带头人建设项目(2011SZKJSGC9-4)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90多年思想政治教育历程的现代性回眸,总结得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巨大成效,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遭遇着现代性挑战,这是社会现代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并在思...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经验 现代性 现代化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重塑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19-122,共4页阚红艳 
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0094);合肥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14);安徽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省级建设项目(20122013SZKJSGC9-14)研究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当社会的文化背景从非网络文化转向网络文化时,高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做派,进行角色重塑,以期切合学生的实际精神需求。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网络文化 角色重塑 
论新儒学对农村新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7-9,73,共4页阚红艳 
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6sk13:<新儒学与农村新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向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资源。宋明新儒学作为国民心理结构的重要奠基,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农民的思想和生活。借鉴和弘扬新儒学中的"克己复礼"、"格物致知"和"民胞物与"等思想观念,将对现代农村和农民的...
关键词:新儒学 克己复礼 格物致知 民胞物与 新农村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