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怡萌

作品数:13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永恒狄金森诗歌同构戏中戏视阈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山花(下半月)》《社会科学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游戏的对立面考察其内在机制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11期245-250,共6页丁怡萌 夏登山 
西方哲学一直保持着对"游戏"本质的探索与兴趣。本文根据游戏的三要素"游戏者、游戏对象、游戏规则",从"娱乐与工作、虚拟与现实、约束与自由"三组对立中考察游戏的内在机制与结构,通过梳理哲学史中对游戏理论的不同阐释,探索游戏之所...
关键词:游戏 审美 自由 虚拟 规则 
突出应用 面向职业——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英语改革探讨被引量: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年第6期36-39,共4页丁怡萌 丁蕙 
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出口等方面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差异,提出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应根据不同学位类型分类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应分为基础类和专业类两个大类,在课程实施中应秉持分级教学和模块...
关键词:专业学位 研究生 公共英语 课程设置 
电影《黑天鹅》的故事形态学分析被引量:2
《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8期80-84,共5页丁怡萌 廖永清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京剧在现代文本中的重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WYC036
该文借用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从《天鹅湖》中提炼"叙事功能",与电影《黑天鹅》的情节一一比照,揭示了其中的"不变因素"与"可变因素",分析复杂的情节如何从几乎相同的功能项中衍生而来,并系统阐释故事的结构体系及其美学价值。
关键词:形态学 叙事功能 咒语 黑天鹅 
面、线、点叙事结构的建筑美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年第11期80-81,104,共3页段丹丹 丁怡萌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京剧在现代文本中的重构(12WYC036)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小说文本的分析梳理,归纳其共通的叙事脉络,探究主要角色、次要角色以及叙事空间之间的交互关系,依此搭建"面、线、点"的叙事结构,其"由散到合"的特征体现出人物情节的交织升华而成的主题,并探讨这一结构如何召唤出建...
关键词: 线  主要角色 相关角色 隐性空间 建筑美 
“神话、现实、历史”的三重嵌套同构——评严歌苓小说《白蛇》被引量:1
《山花(下半月)》2014年第10期117-118,共2页丁怡萌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12WYC036
旅美华裔作家严歌苓执着于人性的剖析和历史的思考,著有一系列以“文革”为时代背景的小说,如《陆犯焉识》、《天浴》、《雌性的草地》、《第九个寡妇》等。小说《白蛇》以白蛇传说作为精神内核,隐约交织在舞蹈家孙丽坤的“文革”故...
关键词:严歌苓 小说 历史 神话 同构 《雌性的草地》  “文革” 
论“呼啸山庄模式”的密闭空间叙事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9期145-147,共3页姜亚楠 丁怡萌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WYC036)的阶段性成果
《呼啸山庄》以其独特的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方法而著称,成为不少作家竞相模仿的经典之作。实际上,这类作品意义上的多重性是建立在其一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的基础之上,即在密闭空间内,以外来者的客观目光看待这个社会的非理性。本...
关键词:密闭空间 叙事视角 内视角 外视角 
电影《红菱艳》与安徒生童话《红舞鞋》的同构嵌套分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8期158-160,共3页丁怡萌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京剧在现代文本中的重构"(12WYC036)阶段性成果
1948年上映的电影《红菱艳》以"戏中戏"的设置巧妙地将安徒生童话《红舞鞋》嵌入现实情境中,现实层面与童话层面情节同构,戏里戏外的红舞鞋构成高度统一的意象,在两个层面的重叠中达到叙事的平衡,经典在同构嵌套的结构中体现了艺术穿越...
关键词:戏中戏 嵌套叙事 同构 
昼夜更迭与人生之旅的契合——狄金森诗歌中的圆周意象被引量:1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16-122,共7页丁怡萌 陈娴 
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YETP0584)成果之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狄金森诗歌研究"(ZY1226)阶段性成果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写了大量描述日出日落、正午黑夜等自然现象的诗歌。昼夜交替所构成的循环为狄氏诗歌中的圆周意象提供了重要例证。通过分析晨昏更迭与人生之旅的生死周期相对应的内在关联,为狄金森一生遥望的主题"死亡与永恒...
关键词:圆周 昼夜更迭 死亡 永恒 
《红楼梦》中的多方会话及其艺术功能被引量:3
《明清小说研究》2014年第2期112-119,共8页夏登山 丁怡萌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三方交际的语用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3FYY0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汉语(不)礼貌行为的语用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JBM129)的阶段性成果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艺术历来备受称誉,红学界和语言学界都曾给予广泛关注。传统研究大多从"说话者—听者""对话"的角度考察小说中人物语言的修辞特色和叙事功能等,但统计表明,《红楼梦》中大部分的人物会话都发生在多方参与者之间。...
关键词:《红楼梦》 多方会话 人物形象塑造 
《情谜》戏中戏的同构嵌套叙事研究
《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10期91-96,共6页丁怡萌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京剧在现代文本中的重构"(项目编号:12WYC03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ZY1226)的阶段性成果
戏中戏是艺术创作中常见的一种套层结构,指戏剧之中又套演主干故事之外的另一个故事①,通常包括两个叙事层次,即内层和外层:外层叙事是全篇主干,内层叙事作为戏中戏,插入外层叙事之中,形成嵌套结构,其双关意味能扩充并拓深作品的内涵意...
关键词:叙事研究 戏中戏 同构 艺术创作 叙事层次 结构 热奈特 故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