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耀

作品数:21被引量:37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现代汉语传信词汇化语法化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世界汉语教学》《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互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会话交际的基本单位被引量:34
《当代语言学》2017年第2期246-271,共26页乐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14年资助课题"从‘零句’和‘流水句’看汉语互动交际的基本单位"成果之一
会话交际基本单位的研究是互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Sacks等(1974)算起至今已经40多年。文章首先介绍了互动语言学研究范式的背景、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性;然后以研究方法为纲,客观地介绍了国外该课题40年间的重要研究成果,并从研...
关键词:会话 话轮构建单位 会话分析 互动语言学 研究方法 
汉语会话交际中的指称调节被引量:13
《世界汉语教学》2017年第1期36-57,共22页乐耀 
会话中的指称表达是交际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文章着力分析指称调节的具体过程。首先举例介绍了指称调节分为窄指和宽指两种主要类型;然后通过具体的自然言谈实例来考察不同类型的指称调节在会话中的不同表现,发现两类指称调节在使用数...
关键词:指称调节 宽指 窄指 会话修复 互动序列 言谈过程 
从互动交际的视角看让步类同语式评价立场的表达被引量:76
《中国语文》2016年第1期58-69,127,共12页乐耀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语用标记形成机制的多视角研究"(项目号:14AYY015)的资助
文章考察了让步类同语式(如"这双鞋好是好,可就是太贵了")在不同的会话序列结构中是如何表达主观评价立场的。厘清了在交际互动中,会话行为和表达该会话行为的语言形式之间的相应关系。通过分析让步类同语式在会话中表达评价立场的各种...
关键词:同语式 让步 会话结构 评价立场表达 交互主观性 互动语言学 
北京口语中具有连接作用的“再”被引量:5
《当代语言学》2015年第4期414-428,501-502,共15页乐耀 
北京口语中的"再"有连词的用法。文章以语调单位为观察点分析了连词"再"的连接作用和语用功能,解释了连词"再"在北京口语中的使用原则。通过比较分析副词"再"和连词"再"的句法语义特点,讨论了副词"再"是如何演变为连词的。文章最后呼吁...
关键词:“再” 北京口语 连接作用 语用功能 浮现 语法化 
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的性质和概貌被引量:23
《语文研究》2014年第2期27-34,共8页乐耀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资助
在汉语传信范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首先讨论了传信范畴的性质并给出了本研究对传信范畴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传信范畴的核心意义是表达所言信息的来源和获取方式;而"可信度"只是传信范畴暗含的意义外延。文章认为,判定传信语的标准除了...
关键词:传信范畴 核心意义 句法语义标准 
论现代汉语的比拟型对待句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14年第1期35-47,96,共13页乐耀 
现代汉语的比拟型对待句主要表述对待关系和比拟关系。文章通过变换分析,着重从句式和语义的角度对不能进行平行变换的句子和表义差异做了解释。比拟型对待句中比拟框架词可以只出现一项,而对待词需要强制出现。文章在分析该类句的歧义...
关键词:对待关系 比拟关系 歧义 糅合 
传信范畴作为汉语会话话题生成的一种策略被引量:10
《汉语学习》2013年第6期3-17,共15页乐耀 
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编号:2012M510064);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语篇的结构和范畴研究"(项目编号:2009JJD740001)的资助
本文在回顾语言学传信范畴和话题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汉语会话话题的特征及其生成的三个阶段,对汉语传信范畴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考察了汉语传信范畴在会话话题生成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和功能。传信范畴是汉语会话...
关键词:传信范畴 会话话题 互动交际 会话分析 话题生成 
汉语认识情态词“应该”用以表达传信意义被引量:4
《语言学论丛》2013年第2期106-139,371-372,共36页乐耀 
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编号:2012M510064)资助;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语篇的结构和范畴研究”(项目批号:2009JJD740001)的资助
文章认为认识情态词'应该'可以用来表达汉语传信范畴的意义。因为两者在语义句法上有高度相似性。从语义角度看,传信范畴和认识情态都涉及'证据'。前者强调说话人对所言信息的证据做交代;后者是在对某类证据评价的基础上强调说话人对所...
关键词:认识情态 传信范畴 应该 否定 强调 人称 体貌 
词类的实验研究呼唤语法理论的更新被引量:20
《当代语言学》2013年第3期253-267,376,共15页沈家煊 乐耀 
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资助编号:2012M510064);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有关词类的实验研究,同类实验得出的结论看似不同甚至相反,或者对实验结果缺乏合理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实验方法和实验任务的不同而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在解释实验结果时所依凭的词类理论有问题而造成的。文章介绍了与汉语词类研究有关的...
关键词:词类 儿童感知实验 脑成像 语法理论 
论北京口语中的引述类传信标记“人说”被引量:16
《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第2期182-191,共10页乐耀 
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资助编号:2012M510064);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语篇的结构和范畴研究"(项目批号:2009JJD740001)的资助;2009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资助
本文选择了在北京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个个案"人说"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了北京口语引语中的"人说"是如何演变为传信标记用来表达传信功能的:它由引导句作为复合句的主句经过重新分析,丧失其主句地位后经历词汇化,逐步变为既有引语功能...
关键词:词汇化 去从属化 传信标记 信息来源 引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