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衍存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经》家庭情爱女性社会女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疆学刊》《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朝鲜上古诗歌对《诗经》的接受
《东疆学刊》2008年第4期24-28,共5页于衍存 黄妍 
朝鲜上古诗歌对《诗经》的接受,主要表现在诗歌主旨表达、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情感抒发模式的运用等方面。深入剖析《公无渡河》、《黄鸟歌》、《龟旨歌》三首朝鲜上古诗歌,可以对此有比较明确的了解。
关键词:朝鲜 上古诗歌 《诗经》 接受 
植物、性与繁衍——《九歌》生态世界初探被引量:1
《东疆学刊》2007年第3期49-52,共4页于衍存 曹春茹 
《楚辞.九歌》存在着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群。这些植物的蓬勃生机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们是吸引异性、两情相悦的媒介;它们的某些药用价值具有催发情欲、提高生育能力的功能,因此它们与人的生存繁衍密切相关。对植物的膜拜,是一种...
关键词:《九歌》 植物  繁衍 
论《诗经》爱情诗中树兴象的文化涵义被引量:3
《东疆学刊》2006年第4期38-42,共5页于衍存 郝秀荣 
兴象是《诗经》中特有的文学现象。在爱情诗中,树兴象与婚姻的祝福、情感的代言以及爱情观的表达密切相关,这是受到我国创世神话中的婚配形式和我国神话中的实物信仰观念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树兴象 代言 爱情观 合婚道具 实物崇拜 
“白虎会议”与《诗经》讲义——中朝古代《诗经》研究之比较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31-35,共5页于衍存 
中国汉代为了统一思想,加强封建统治,由皇帝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白虎会议”,以讨论经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在讨论中,《诗经》的有关问题就成为主要内容。公元18世纪朝鲜李朝正祖时期,由正祖亲自主持进行了有关中国古代经学的“讲义”,...
关键词:“白虎会议” 《诗经》 讲义 异同 
从传统美学看汉大赋之式微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806-809,共4页于衍存 赵玉霞 
作为汉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汉大赋以其宏大的构架、靡丽的文辞、豪迈的笔调著称。然而,自西汉中后期起,甚至包括赋作家本身在内,对汉大赋一直是贬之者多,赞誉者少。人们普遍认为汉大赋的“少真而溢美”,是其作为“一代之文学”...
关键词:汉大赋 传统美学 汉语 简约 “白贲”美 
略论《诗经》文学性表现的梯式结构被引量:1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93-97,共5页于衍存 张志香 
《风》、《雅》、《颂》在题材内容上,在形象塑造、比兴手法以及语言艺术等诸多文学性因素上,都体现出它们在文学性分布上的不均匀,形成由《风》而《雅》、由《雅》而《颂》三个组成部分间的文学性层层递减的现象,构成一种梯式的结构。...
关键词:《风》、《雅》、《颂》 文学性 梯式结构 原因 
神人交融 假象尽辞——从屈赋中的神话传说探寻屈原的内心世界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75-78,共4页于衍存 李艳洁 
屈原作品中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假象尽辞"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举贤授能的美政思想、反抗斗争的不息精神和充满信心的复仇心理,展示了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屈原  神话传说 内心世界 浪漫主义色彩 
浅论《诗经》的意境创造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87-91,共5页于衍存 李宝龙 
意境的创造早在《诗经》时代就已开始。《诗经》中不但有景境、情境的创造,而且还有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创造,并且相当纯熟地运用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创造方法。这些可以说是后世诗歌意境创造的导源,意义深远。
关键词:《诗经》 意境 情景交融 导源 
《诗经》中的女性社会透视被引量:5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63-67,共5页于衍存 李宝龙 
《诗经》中对妇女问题有深层次的反映,对妇女社会地位定位趋势有鲜明昭示。《诗经》时代,女性依然要从事繁重的劳动,但其劳动的内容和作用已表现出从属性和服务性,经济地位已悄然弱化;女性在情爱中表面上居于中心,但付出大于获取...
关键词:《诗经》 女性社会 劳动 情爱 家庭 地位 
浅谈《离骚》的点面透视教学
《东疆学刊》1997年第2期34-38,共5页于衍存 
关键词:《离骚》 屈原 《诗经》 美政理想 民本思想 创作方法 楚国 战国末期 举贤授能 屈原的人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