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帅

作品数:18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农民形象意识形态范式大学生新中国美术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中国书法》《文艺评论》《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民国功夫电影”的内涵与叙事特征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7年第1期16-20,共5页刘佳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YJC760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国功夫电影"作为一个新的命名,意味着学界对"民国电影"研究视域的深入和研究边界的细分。从概念内涵来看,"民国功夫电影"是指民国至新世纪以来所创作的以民国时期为特定时间段和背景、以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为原型、以现代拳术为功夫...
关键词:民国功夫电影 符号学 叙事特征 文化意识形态 
由"内"转向"外"——书法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理论资源、价值立场分析
《中国书法》2016年第14期98-100,共3页刘佳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研究>(15YJC760019)
以书法家为中心的传记研究和以作品为中心的形式风格研究,构成了书法研究的内部视角。书法社会学的问题意识是基于对内部研究视角的反思,以"向外转"的立场进行研究路径的开拓和研究方法的更新。它的理论资源是"语言学转向"以来的社会批...
关键词:书法社会学 环境决定论 心灵至上论 权力 书法本体 
“热”局面下的“冷思考”——新世纪地域书法史写作探析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6年第16期185-187,共3页刘佳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研究>(15YJC760019)的阶段性成果
地域书法史研究是新世纪以来持续升温的研究领域,形成了地域书法史写作"热"。但是,当前很多研究成果普遍存在视角单一和方法论意识薄弱的问题,使得该领域的研究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地域书法史研究亟需多维方法的自觉,"如何研究"是比...
关键词:地域书法史 地理环境决定论 内部视角 方法论 
方法·历史·境遇:中国美术话语实践的空间社会学阐释
《艺术学界》2016年第2期226-235,共10页刘佳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60019)“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以空间社会学为视域阐释中国美术话语实践,把中国美术的形象塑造看作是基于行动者在空间欲望推动下的表意实践,而不仅仅是在他者空间冲击下的被动回应。历史地看20世纪中国美术话语实践,是在'认同空间的欲望'和'超越空间的欲望'的交互...
关键词:空间社会学 文化自觉 空间实践 中国美术 
视觉文化语境下美术鉴赏教育的范式反思与更新被引量:8
《美育学刊》2016年第4期110-113,共4页刘佳帅 孔新苗 
视觉文化是思考美术鉴赏教育问题的新境遇。在图像主因型的视觉文化语境中,美术鉴赏教育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的视觉建构"的时代课题,而具体的建构方向,则是对民族文化的视觉经验的建构。基于"文字型"的美术鉴赏教育模式与视觉文化之间...
关键词:视觉文化 图像 美术鉴赏教育 民族文化 
地域美术研究的范式反思及其方法论建构被引量:1
《民族艺术》2016年第4期94-98,共5页刘佳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研究"(15YJC760019)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不断升温的地域美术研究,出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地域美术史写作和地域画派打造两个实践路径上。写作地域美术史大致在"历史分期+美术门类细分"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范式中展开;把"地域的"等同于"艺术的"则是地域画...
关键词:地域美术 地域画派 地理环境决定论 空间转向 方法论 
话语实践/语境关系:“写生”与20世纪中国美术被引量:2
《文艺评论》2015年第7期152-155,共4页刘佳帅 
“用法即意义”,是20世纪现代哲学当中非常经典的一个哲学命题。它的一个具有革新意义的入思角度,是从“语言”与“世界”的对应关系转换为“语言”与“世界”的语境关系。也就是说,语言的使用是依赖于语境、依赖于用法的。用法不同,语...
关键词:中国美术 话语实践 艺术语言 写实绘画 美术创作 写生作品 文革美术 油画家 哲学命题 毛泽东时代 
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中的农民形象与现代性被引量:1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2-15,共4页刘佳帅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语境里,中国美术在传统一现代、中国—西方的逻辑延展当中呈现出复杂的面貌。通过考察80年代中国美术中的农民形象与现代性想象之间的关系,把握农民形象在作为"新时期"的80年代语境里承载的文化意义,可以揭示出中...
关键词:80年代中国美术 农民形象 现代性 新时期 乡土写实主义 
美术与“国家形象”: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评孔新苗《境遇·镜像——中国美术与“国家形象”研究》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26-128,共3页刘佳帅 
孔新苗的专著《境遇·镜像——中国美术与"国家形象"研究》,针对在新的"世界感"中,如何理解国家形象,如何有效地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美术创作与国家形象的关系是如何被塑造、传播、解读与误读的,这一全新的当代中国美术研究课题作出的...
关键词:《境遇·镜像》 美术创作 国家形象 
互文性视角下的文本细读与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自觉——以《父亲》为例被引量:1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04-107,共4页刘佳帅 
在《父亲》这幅作品面世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对《父亲》的研究多以形式主义批评、社会学分析为主,较少开拓另一种审视问题的视角。以互文性作为方法,对《父亲》这一文本进行重新解读,是新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方法论尝试,也是在视觉文化...
关键词:《父亲》 互文性 美术史 农民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