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达

作品数:29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天下观美术史西汉武帝中国美术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美术学报》《艺术探索》《美术大观》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空间、原境、观想与汉唐之际视觉与物质文化中的山水画——由宗炳《画山水序》显现的视觉观看模式谈起
《美术大观》2022年第9期60-64,共5页刘晓达 
2020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美术考古视野下早期中国山水画与山水图像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WTSCX072。
本文从宗炳《画山水序》显示出的视觉观看模式展开分析,将其放入汉唐之际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中的山水图像序列中观察。《画山水序》显示的观看模式在两汉时期即开始萌芽,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进一步发展。同时,画史记载宗炳“凡所游履...
关键词:山水画 宗炳 汉唐之际 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空间原境 观想 
汉武帝时代的上林苑与“天下”观——以昆明池、建章宫太液池的开凿为论述中心被引量:6
《美术学报》2017年第3期5-10,共6页刘晓达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名称:美术史视野中秦汉时代的"天下"观;项目批准号:15YJC760066
该文重点对汉武帝时代于上林苑内开凿昆明池、建章宫太液池等视觉景观及出土瓦当材料进行了研讨。初步认为这些举措可能与武帝借"缩微化景观"展现"天下一家"式政治与文化欲望息息相关。从"同情的理解"这一历史学研究视角看,汉代人对所谓...
关键词:西汉 武帝 上林苑 昆明池 太液池 天下 
秦始皇陵陪葬坑对“地下宫殿”与“天下”的呈现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17年第2期64-80,共17页刘晓达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术史视野中秦汉时代的‘天下’观"(15YJC760066)
从"整体与原境性"的视角出发,秦始皇陵园陪葬坑出土材料应具有三重丧葬功能与思想观念。其一,K 0003陪葬坑、K 0006陪葬坑、车马坑、珍禽异兽坑、坐俑坑、曲尺形马厩坑、百戏俑坑为逝者营造了一个"地下宫殿"世界;其二,K 9801石质铠甲陪...
关键词:秦始皇陵 陪葬坑 丧葬功能 丧葬思想 地下宫殿 天下 
汉景帝阳陵从葬坑思想观念考
《艺术设计研究》2017年第1期10-19,共10页刘晓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美术史视野中秦汉时代的"天下"观;项目编号:15YJC760066
本文对汉景帝阳陵陵园诸从葬坑出土材料进行了研究,并进而认为:位于阳陵封土东侧诸从葬坑内的各类材料和印文,均暗示了服务于皇帝的以宗正、少府为中心的近臣、宦者、侍女群体,旨在让皇帝的灵魂在地下宫殿世界安居。在这些从葬坑内放置...
关键词:汉景帝 阳陵从葬坑 “视觉”材料 印文 意义 
西汉初期宫廷对“天下”观念的认知与视觉展现——以汉初若干宫室考古遗迹的研讨为中心
《美术学报》2016年第6期30-34,共5页刘晓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美术史视野中秦汉时代的"天下"观;项目编号:15YJC760066
西汉初年,虽然受制于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统治者难以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去着力展现带有皇权主义色彩与大一统意志的"天下"观念。然而,对"天下"观念的理解与视觉塑造却一直潜藏于西汉宫廷的政治话语与艺术实践中。通过对这一时...
关键词:西汉初期 宫廷 皇帝 天下观 视觉展现 
略论书画鉴定与研究中的“物质性与原境性”——以学术界对《溪岸图》的鉴定与研究为例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6年第8期17-20,共4页刘晓达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美术史视野中秦汉时代的"天下"观;项目批准号:15YJC760066
以学术界对《溪岸图》的研究为例,进而归纳了学界对该作品进行鉴定与研究的不同特点,并对此进行了分类与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对书画进行鉴定与研究的过程中,是否可以进一步对书画作品所显现的"物质性"与"原境性"问题进行再认知。
关键词:溪岸图 鉴定与研究 方法论问题 反思 物质性与原境性 
试论广东高校包装设计课程引入南越国文化艺术元素的可行性被引量:1
《艺术设计研究》2016年第3期110-113,共4页刘晓达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基于岭南文化传承的包装设计课程课题式教学改革"经费资助;(编号:2015zcjf06);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美术史视野中秦始皇至汉武帝时代的‘天下’观"经费资助;(编号:2013ARF10)
包装设计是一门特殊的旨在传播人类生活理念与文化精神的视觉媒介。从历史的角度看,广东本土文化的重要渊源无疑是自秦汉之际建立的南越王国开始。作为具有较强地域特色的南越国文化,在其中衍生的建筑、瓦当、青铜器、玉器、金银器、印...
关键词:包装设计 媒介 文化认同 艺术元素 课程引入 建构岭南设计文化 
中国、美术、美术史、作品:对中国美术史学科若干基本概念的梳理被引量:1
《美术学报》2016年第3期27-35,共9页刘晓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美术史视野中秦汉时代的‘天下'观";项目编号:15YJC760066
该文对构成"中国美术史"词汇的若干基本概念:中国、美术、美术史、作品等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进而指出:由于这些概念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比较复杂,在指代意义上也多有变化。所以就不能用铁板一块的既有认知观念去加以理解,而必须...
关键词:概念 中国 美术 美术史 作品 复杂性 
东周君主陵墓对“地下宫殿”的视觉表现被引量:2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97-105,共9页刘晓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术史视野中秦汉时代的"天下"观(15YJC760066)
通过"视觉"图像为国君的灵魂在地下世界安宅立家,以使其长久永生。这一传统在东周时期已经比较成熟。无论是春秋时期楚国大臣鬻拳葬楚文王于地宫等文献信息,还是湖北随县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抑或是陕西凤翔出土的春秋晚期秦雍都一号陵园...
关键词:东周 君主陵墓 “视觉”图像 思想 “地下宫殿” 
汉武帝时代昆明池、太液池的开凿与“天下一家”观念呈现被引量:2
《中国美术研究》2015年第4期17-23,共7页刘晓达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名称:美术史视野中秦始皇至汉武帝时代的“天下”观,编号:2013ARF10
该文重点对武帝时代于上林苑内开凿昆明池、建章宫太液池等视觉景观及出土瓦当材料进行了研讨,并初步认为这些举措可能与武帝借"缩微化景观"的处理展现"天下一家"式政治与文化欲望息息相关。从"同情的理解"这一历史学研究视角看,汉代人...
关键词:西汉 武帝 上林苑 昆明池 太液池 天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