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东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更多>>
发文主题:传统文化历史研究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工具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历史教学(下半月)》《广东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社会知识总量递增与民族素质的阶梯和阶段
《洛阳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27-29,共3页刘汉东 
社会知识总量包括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认识和认知 ,各民族或一定区域以此作为民族素质提高和民族凝聚力增强的重要方式。社会知识总量的总趋势是处于递增状态的 ;递增越多 ,民族素质提高越快 ,民族凝聚越强。社会知识总量增加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社会知识总量 民族素质 文教事业 公众教育水准 
论历史研究的文化构筑
《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69-73,共5页刘汉东 
关键词:历史研究 价值观 价值系统 思想理论体系 现实文化 传统文化 研究历史 历史和文化 历史文化 历史与文化 
以史为鉴,拓宽廉政之路─—评《中国监察制度研究》
《江汉论坛》1999年第5期94-95,共2页刘汉东 
关键词:监察制度 以史为鉴 监察官员 监察思想 监察系统 依法治国 民国时期 选拔与任用 行政监察 中国历代 
魏晋南北朝交通运输业管理探论被引量: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13-18,共6页刘汉东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交通运输管理 管理机构 水路交通 中央朝廷 业管理 管理系统 人口管理 《宋书·百官志》 交通工具 
秦汉史研究的新得与心得——《秦汉史论集(外三篇)》述评
《学术研究》1997年第11期84-85,共2页刘汉东 
秦汉史研究的新得与心得———《秦汉史论集(外三篇)》述评刘汉东秦汉史研究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部分,这基于当时的历史重要性。长期以来,研究秦汉史的专家学者可谓多矣,且硕果累累。也正因为如此,后来学者反而有些彷徨,不...
关键词:书评 秦代 汉代 历史研究 文化 秦汉史研究 《秦汉史论集(外三篇)》 
史学功能──结构性质刍议
《江汉论坛》1995年第6期48-51,共4页刘汉东 
关键词:史学功能 结构性质 史学认 认知主体 主体意识 传统文化 自然生态系统 认知客体 历史和文化 认知行为 
论历史表述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5年第3期13-15,共3页刘汉东 
历史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人们在重现历史之时,有一个重要环节,即如何加以表述,表述时站在什么立场。历史表述还在于表述过程中的表述方式方法,是客观表述,还是非客观的主观表述;是简单重复,还是价值评论;或者是实践认识,或者是求...
关键词:表述者 价值取向 现实价值 史学认识 研究历史 简单重复 主观表述 历史教学 表述方法 实践认识 
历史的两重性:客观的历史与历史的客观被引量:2
《江汉论坛》1991年第11期1-5,共5页刘汉东 
历史本身是客观的,也应该是客观的。但历史又有其非客观性,这种历史的非客观性来自于认知主体和载体的倾向性。因为,现实的历史认知所需求的客观性不是仅仅简单地重现历史。因此,现实的历史认知是现实感的表现,目的是取得和补充现实价...
关键词:现实价值 非客观性 认知过程 主体意识 历史过程 契合点 价值取向 认知对象 现实感 历史运动 
河西走廊蚕桑考
《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277-279,共3页刘汉东 
我国很早便开始饲养家蚕和利用蚕丝织帛,到周朝,已经相当发达,成了农业生产和家庭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关于蚕桑的歌咏很多。1975年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多枚玉石雕成的蚕虫,和一些保留在铜器及泥土上的丝织物和刺绣的印...
关键词:河西走廓 蚕桑生产 考证 文献 墓葬壁画 丝织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